俄羅斯總統普京4日簽署法令,禁止在境內種植基因改造作物、養殖基因改造動物、生產基因改造食品,並禁止進口基因改造食品,違者將處以10萬盧布(新台幣4.8萬元)至50萬盧布(新台幣24萬元)罰款。用於科研的基因改造食品如需進口,進口商必須辦理登記手續。
政府:俄羅斯有足夠自然條件和資源生產非基改作物
俄羅斯在食品安全方面倡導不利用基因改造技術。俄羅斯農業部部長特卡喬夫曾表示,俄羅斯土地幅員遼闊,擁有足夠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生產非基因改造作物。禁用基因改造技術將幫助俄羅斯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最生態的農產品」稱號。
觀察人士認為,俄羅斯欲憑藉此舉規範國內農牧產品生產,在國際市場上打造「綠色食品」生產大國形象。但也有反對者指出,武斷叫停基因改造產品將帶來眾多弊端。
特卡喬夫曾多次表示,相較於美國大力發展基因改造食品,如果俄羅斯農作物完全不含基因改造技術,世界對俄羅斯農產品需求將大幅上升。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分管農業和糧食的主管別洛烏索夫指出,基因改造禁令將為俄羅斯奠定「世界生態農業領袖」的地位,到2020年俄羅斯綠色農產品將在國際市場的市佔率將達到15%。
以基改禁令奠定「世界生態農業領袖」地位
俄羅斯反基因改造運動領導人葉爾馬科娃表示,俄羅斯推行基因改造禁令是經過仔細考量的。隨著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大量基因改造產品會湧入俄羅斯,俄羅斯亟待就此完善立法,有關基因改造禁令的討論自2012年起就提上日程。
2013年9月,普京下令嚴格管制基因改造食品的流通,次年2月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責成農業部等部門完善農產品基因改造監控系統。俄羅斯農產品中,種子對其他國家依賴度高,需要謹慎評估和論證後才能推行相關法案。
葉爾馬科娃說,大量數據表明基因改造作物會導致土壤退化。同時,基因改造種子是不育的,每年都必須從跨國公司購買。她說,作為農業大國,土地廣袤的俄羅斯完全可以擺脫這些依賴。據統計,俄羅斯的糧食、油、糖、土豆可以自給自足,去年食品進口量下降三分之一,共節省270億美元。
基因改造禁令同樣擁有民意基礎,俄羅斯大多數民眾對基因改造技術持否定態度。全俄羅斯輿論研究中心調查顯示,82%民眾認為應用基因改造技術的食品會危害健康,83%民眾支持禁用基因改造技術。
專家擔心提高食品成本,不利於生產和消費
然而,法令推行後也引發眾多反對之聲,許多俄羅斯專家認為禁令將提高食品成本,不利於生產和消費,還可能導致俄羅斯基因改造領域研究同世界水準越拉越遠。
維亞特卡國立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馬丁松表示,基因改造禁令將導致俄羅斯基因改造產品生產商舉步維艱,消費者也將面臨食品價格上漲。
俄羅斯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專家加波年科認為,俄羅斯不應「任性地」立即停止基因改造作物進口。俄羅斯為發展豬牛養殖需大量進口大豆,83%為基因改造大豆,市場價值約為10億美元。如果只購買非基因改造大豆,每噸飼料需再額外支出80美元,俄羅斯本土肉類會完全失去競爭力。
基因改造糧食有價格優勢
整體而言,基因改造糧食的價格比非基因改造糧食低20%。俄羅斯專家認為,俄羅斯農業發展仍處於技術成分較低的階段,基因改造糧食價格比俄羅斯生態農產品便宜50%,形成巨大競爭優勢。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生物學專家傑米德奇克認為,目前全球共有約70億人口,到2050年將上升至93億。這意味著需要提高70%的糧食產量才能滿足消費所需。大豆、小麥、水稻等都因此經過基因改良,然而俄羅斯等眾多國家對基因改造技術持謹慎態度,這無疑將加劇世界糧食供應緊繃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