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立委選舉,民進黨確定徵召前秘書長吳乃仁姪子、退伍後也在國安會、行政院任幕僚的吳怡農投入北市參戰。吳怡農34歲放棄美國籍返台從軍,曾加入特戰部隊的經歷,相當引人矚目;吳在2017年曾在《蘋果日報》投書,主張要重建義務役,「如果台灣希望被當作一個正常的國家,我們的行為就必須像一個國家,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必須推動改革、重視訓練、並重建義務役。」
吳怡農在文中列舉二戰時期,身為中立國的瑞士,因焦土政策和展現全民國防的決心,拖延了德軍攻勢的發動;芬蘭在1940年代人口僅不到4百萬,卻在冬季戰爭期間擊退蘇聯的入侵;而無論蘇聯還是美國都無法將貧困阿富汗搞定。吳怡農指出,在這些成功的國防案例中,沒有一項是依賴少數職業軍人,更非拖到別的國家來解救。強調儘管在人力與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防衛台灣並不如一般人所設想的毫無效用。」
文中提到,美國國防部駐台代表曾向吳怡農說,「台灣不像美國可以選擇什麼時候打仗,你們的後備軍必須能夠隨時動員。」吳指出,若台灣千萬成年人都具有戰鬥能力,外人在對台動武的抉擇就會受到影響;若一旦海空軍被擊退,台灣就失去防衛能力,「這只會鼓勵別人霸凌我們。」
吳在該文也強調,其實絕大多數國人都認知到全民國防的重要性。根據中央研究院連續2年的《中國效應研究》民調,詢問受訪者是否贊成「台灣為了增加軍事力量,而保留義務役的徵兵制度」,2015年的支持率為60.2%,2016年更高達83.4%。
吳怡農說,在洪仲丘案後社會要求改革,但政府不應只是盲目地推動募兵制,讓大家免役,應針對台灣有可能面臨的狀況擬定明確的任務,藉由重新規劃訓練和教召內容以提升軍隊的專業,並建立高效率的後備軍;須「恢復兵役的公平性」,廢除與國防無關的替代役、限制緩徵條件、並要求雙重國籍的公民也參與保衛家園。
吳怡農強調,「台灣最終是什麼樣的國家,決定權在我們手中。我們若繼續逃避現實,遲早將付出天真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