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國定假日」爭議,終於在星期三(10/5)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民進黨強勢運作下通過,在野黨和工運團體後續雜音不斷,但本會期三讀通過已成定局。民進黨這次強勢運作,48小時內使命必達,貫徹了總統兼黨主席蔡英文的權力意志,令人刮目相看。
工運領袖主張「兩例」、「拒砍原有七天國定假日」,強烈批判蔡英文和民進黨向資方妥協,展現了工運領袖的本份,爭取勞工利益的極大化,可以理解。但國民黨此番激烈抗爭的動機、理由、合理性、正當性,都啟人疑竇。四個多月前,中國國民黨還是執政黨,在八年完全執政期間,連「每週工時40小時」都懸而未決,還堅持砍勞工原有的七天國定假日,被工運團體嚴重批判和唾棄;如今在野,竟恬不知恥地站出來大聲反對「一例一休」、「砍七天國定假日」的新政府政策,演出一場自失立場、無釐頭的鬧劇,難怪政黨形象大壞,政黨認同持續低迷。
蔡英文總統兼黨主席這次「限時專送式」的勞工政策立法,動機與目的為何?外界自然會有諸多聯想和解讀,在此我不擬多談。但有一個較深層的、較不為人知的現象,我覺得非常值得探討。這個現象就是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正全面邁向「全民政黨」(Catch-all Party),而此次勞工政策立法行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當然,民進黨邁向「全民政黨」並不是從蔡英文開始的,如果要追溯的話,公元兩千年總統大選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源頭。但因為歷史情境、憲政制度結構及政治領導人物的更迭,2016年蔡英文主政時期注定是大步邁向「全民政黨」、全面「去激進化」的時期。這將對台灣政治、社會、文化及兩岸關係帶來深遠的影響。
「全民政黨」是一個政治科學的概念,是已故的德國政治學者Otto Kirchheimer所提出的。這個概念提出的時代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許多歐洲政黨堅持狹隘的意識形態,只試圖贏得社會某些階層或部門的支持。當時社會主義政黨仍局部擁抱馬克斯主義,並鎖定勞工階級為其動員、傳達理念的目標。中間政黨和保守黨則針對社會的中上層階級,農民黨想當然爾訴諸農民的支持,天主教政黨針對天主教信徒等等。二次大戰後,歐洲政黨政治發生很大的轉變。當經濟持續繁榮,人們開始質疑:堅持老舊狹隘的意識形態是否為不智。許多國家的大黨開始轉向,擴大其支持對象。Otto Kirchheimer指涉的「全民政黨」就是「德國基民黨」,這個黨標榜為全德人民講話:商人、工人、農民、天主教、清教徒、婦女、等等無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