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哈佛商業評論一篇題為〈為何有遠見的執行長總是找不到有遠見的接班者〉的分析文章在網路上爆紅,被個人讀者瘋狂轉載以及其他主流媒體大量引述。
這篇文章的作者Steve Blank是矽谷老將,多次創業,曾帶領數家風靡一時的半導體新創在九十年代IPO。他在達康泡沫破滅的前一年(1999)退休,之後專注於著作以及演講,現擔任史丹佛大學的講座教授。
Steve Blank抵達矽谷是1978年,當時微軟才成立三年,蘋果電腦也才兩歲,他近距離目睹了這兩家公司近四十年來的興起和重生,以及兩邊創辦人和接班人的沿革。因此此文雖然沒有定量分析,只有定性內容——活像篇週日午後寫下的散文——仍然得到向來嚴謹的哈佛商業評論刊登。
不過這篇文章受到瘋狂轉載的原因之一,只怕還是跟刊登時機有關:文章發表時間是10月22日,大家才剛經歷過九月頗受爭議的iPhone 7發表,而10月27日緊接著〈Hello Again〉蘋果新版筆電發表大會更是惡評不斷,也讓這篇看起來「很有道理」的分析文章「來得正是時候」地爆紅。
閱讀這篇文章後,我的感觸其實不是倒底有遠見的領導者是誰,或者要去哪裡找,而是它涉及的其實是商業理論上這幾年來討論很多的一個主題:執行長的主要工作是否為將股東權益最大化?
表面上看起來這句話是廢話:執行長受到董事會聘用來管理一家上市公司,董事會則是由股東任命代表他們監督執行長,所以執行長的工作當然是把股東權益最大化。
但雷曼風暴後,大部分的商業學校都把社會企業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CSR)給納入了公司組織以及薪酬結構的討論分析中。大部分的相關研究大抵脫離不了員工、環境、供應商、客戶、政府以及社區等各種內外部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相對於只需對股東(shareholder)負責的傳統論述,新的論述複雜多了。
如果我們將上述分析套用在賈伯斯過世後的蘋果身上,很顯然在比較平易近人的庫克帶領下,蘋果在各個方面都有著明顯的成長,特別是一反過去孤高自傲的形象,庫克時代的蘋果勤於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同時對於競爭對手也不再公開抱持你死我亡的態度。
上圖為蘋果近年來股價變化,可以看到從2011年8月庫克接任執行長以來,蘋果股價翻倍來到120美元附近,市值現在約為六千億美元。另外公司從2012年中也開始穩定每季發放現金股利,相較之下賈伯斯1997年回鍋後到卸任為止,一次股利也沒有發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