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台灣(5):創新 才能突破悶經濟

2014-03-13 07:55

? 人氣

產業不能創新轉型就沒有機會突破「悶經濟」(取自騰訊大家網)

產業不能創新轉型就沒有機會突破「悶經濟」(取自騰訊大家網)

我不覺得經濟現在才悶,而是已經悶十幾年了,只是為什麼大家現在會特別悶呢?就像健康出問題的時候,不會一開始就覺得整天沒力氣,還能撐下去就是因為底子太好,但不表示身體狀況沒有開始惡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就從「悶經濟」開始說起

我覺得台灣經濟已經壞很久了,說嚴重一點,我認為從孫運璿、李國鼎之後,台灣就沒有提出強有力的產業政策能帶動經濟的。

當經濟不好的時候,決策者通常就提出「三招政策」:第一招,增加公共支出;第二招,減免租稅,但這一招通常不太有人用;第三招,自由化。三招政策不能說不對,但現在可能作用不大。

自由化與國際化的前提是完全競爭的市場

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不自由化、不國際化、不制度化。大約從一九七○到兩千年,這三十年間是芝加哥學派的全盛時期,鼓吹自由化、國際化等。理論大約是:一個企業在自由、國際之下,才能面對真正的競爭,讓市場的優勝劣敗法則決定誰存活誰淘汰,政府不去扮演picking winner的角色,誰勝出是由市場來挑的。面對社會,就是自由化;面對國際社會,就是國際化。

每件事都有正反兩面,讓市場去挑產業,而不是由政府去挑產業。如果推到極限,國家的作用何在?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基本上是用市場力量取代國家規劃的力量,所以市場和國家,其實是相對的兩種力量。

我從來不認為自由化和國際化是產業政策。就像放牛吃草,不會把它叫做教育政策;讓小孩子自己面對挑戰,這不叫教育。把自由化、國際化奉為圭臬的人,我戲稱為「鸚鵡學派」,只會全盤摹仿自由化、國際化,那台灣的未來該怎麼辦?

不符合完全競爭的寡占與不公、不均 必有抗爭

自由化、國際化沒什麼不對,但前提是完全競爭的市場,如果不符合這個前提,很多自由化、國際化的理論就要修正。

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讓大家判斷是否為完全競爭。

第一個例子:韓國三星。韓國就等於三星,舉國都在扶持這家公司。三星需要降匯率,韓國的中央銀行就會降匯率,匯率影響它的產品價格、競爭力。換言之,它的價格是由國家操控,所以當然不屬於完全競爭。

第二個,金融。有哪個國家的金融是屬於完全競爭?台灣的金融被稱為「寡占」,很多人認為台灣的金融業就只有特權,不會是完全競爭,開放金融不符合完全競爭的道理,最後得利的大概就是財團第二代。如果金融自由化的結果只有四家得利,卻有二千萬人受損,這樣的自由化讓人難以認同。

第三個,其他ICT產業、Dram、手提電腦、智慧型手機和雲端、Google,也不算完全競爭。這些高科技產業,全世界通常只有前五名有發聲權利,所以這絕是個「寡占產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