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日前發表「只憑藉原住民的口傳歷史不能剝現有財產權」的言論,引發在凱道上抗議的原住民強烈指責。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林益仁14日受訪時指出,張景森的談話打臉要落實轉型正義的總統蔡英文,整個台灣社會對相關的議題缺乏溝通,原住民轉型正義的議題,比國民黨的黨產問題還複雜,張景森這樣「不是關起溝通的門嗎?」
林益仁日前在《報導者》發表文章。他認為,「劃設傳統領域」與「私有財產權保障」的假設性對立必須脫勾,化解目前沒有必要的緊張與對峙。
「傳統領域不能否定憲法保障私人財產的權利」
他在文中指出,原住民團體與學者提出傳統領域是一種在特定的生態、歷史與社會條件下產生的空間概念,它不能也無法被時間序上後來才出現的財產權概念所否定與分割,因為它已存在那裡,只是從未被系統性地說出與肯認;而他認為,同時也很重要的是,傳統領域不應該也不能否定目前憲法所保障私人財產的權利,畢竟憲法是維繫這塊土地與人民之間的根本大法。
林益仁14日受訪指出,傳統領域不等於財產權,兩者是不一樣的概念,傳統領域是原住民在生活過程中與環境互動,經過幾百年甚至千年累積的空間概念,不是只有土地的界線,還包括集體生活的歷史記憶、如何與森林、海洋互動等使用資源的方式,以及在這之中形成的社會制度、文化歷史、土地認同等。
「歷史事實無法取消」 籲政府完整劃設傳統領域
林益仁說,傳統領域的概念當然也有土地的界線,但因大部分原住民都是遷徙的民族,加上天然災害多,這個界線也會移動,當時沒有財產權的概念,各族群間或族群內只要互相打招呼即可,不一定要透過交易,財產權的概念是近百年來才慢慢發展的,「私有財產權要受保護,這沒問題」,「但是不能因此就說私有地不能納入傳統領域」,原住民只是要講他們過去住過這些地方。
林益仁指出,歷史事實無論如何是無法取消的,「人怎麼那麼傲慢呢?法律怎麼那麼傲慢呢?」政府應讓原住民完整劃設傳統領域。
「諮商同意權只會限制大規模開發 是基本人權」
至於諮商同意權的行使,可能影響私有土地的利用,林益仁說,《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所賦予的諮商同意權,只是「防衛性條款」,是當原住民面對巨大的土地開發壓力的時候,可以用來抵抗的條款,是「非常基本的人權」,政府應向社會說明,諮商同意權只會限制大規模開發,而為了保護原住民生存的利益與權利,這也是合理的,該條文並不是讓原住民去主張土地的權利。
林益仁指出,原民會去年1月公告《諮商取得原住民族部落同意參與辦法》,訂定行使諮商同意權的法源、程序與具體事項,如果還是很擔心諮商同意權會影響到《憲法》對私有財產權的保障,可以在辦法中寫明憲法對私有財產權的保障;保障私有權是沒有問題的,但就像環保或建築等法規對土地的利用也有所限制一樣,保障私有權並不意味財產的所有權人可為所欲為,基於族群生存利益與權利,財產權的使用與遂行同樣要受限。
他指出,傳統領域與財產權的對立是刻意被挑起來的,是個假議題,因為諮商同意權要限制的是大型開發,至於小地主的恐慌,政府應該不斷地向社會說明,如果再加上在辦法中寫入《憲法》對私有財產權的保障,問題應不大,直接把私有地排除傳統領域的作法太粗糙,也難怪有引起圖利財團的質疑。
林益仁指出,對於相關議題的討埨與理解,需要時間,總統府的「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啟動後就應該要大講特講,把有誤解的地方釐清,找到問題的癥結,而不是意氣用事,製造不必要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