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慘敗,退守台灣,憑藉台海的屏障以及美國在韓戰爆發後對台灣的保護,發展出現在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很多人視這個過程是二次大戰後、國共內戰的必然結果。不過,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檔案館(Hoover Institution Library and Archives)東亞館藏部(East Asian Collection)主任林孝庭指出,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在台灣形成的歷史過程,遠比過去學界所認知的要更為複雜與詭譎,摻雜許多過去為人忽略的歷史因素與因緣際會。
林孝庭本周出版新書《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這本書翻譯自去年初在美國上市的《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他21日受訪時指出,本書並非回顧國共鬥爭史,而是研究二次大戰前後,在中國內部政治局勢與東亞地區國際情勢發展這兩股劇烈變動力量的牽扯下,台灣如何被形塑與重新定位。
利用大量中、英文檔案資料,包括蔣介石總統文物、國民黨黨史資料、蔣介石日記、宋子文私人專檔及美國國務院的檔案,林孝庭說,他試圖跳脫過去對這段歷史的認知框架,描繪1940至1950年代「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形塑過程。
他說,在這短短10餘年間,台灣從日本的殖民地轉變為二次大戰後中國新收復的邊疆島嶼省分,再成為蔣介石「自由中國」的所在地與反共中樞,並在往後20年間成為國際社會標誌「中華民國」的正統象徵與政治圖騰,是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許多是鮮為人知,即興、未預先設定的,甚至蘊藏歷史的巧合與意外。
林孝庭說,這個歷史形塑的過程充分體現美國官方以及諸多美方人物曾扮演的複雜與決定性角色,也與美國在二戰後至冷戰初期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戰略,以及國民黨政權的崩塌與內部權力鬥爭,有密切的關係。
放棄國民黨、扶持區域政權 陳誠、孫立人都是美國考慮名單
林孝庭指出,這本書提出很多過去不為人知的歷史事實,例如,過去回顧國共內戰時,少有人注意美國軍事外交與情報部門如何錯誤預測中國即將瓦解,並出現區域性政權;他發現,正是基於這個錯誤判斷,美國政府體認到必須加速扶持中國各地區的區域反共領導人,而非繼續與正在全面潰散瓦解的國民政府打交道。就台灣而言,時任台灣省主席的陳誠、在高雄鳳山練兵的孫立人、以及向來作風開明的前上海市長吳國禎,都是美國可能暗中支持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