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新冠疫災之後的兩岸關係與和平對話

2020-05-17 06:30

? 人氣

陳玉珍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管去哪裡都敢公開講;蘇貞昌則回應,如果沒有台灣,還有什麼中華民國。日前蔡總統為蘇院長緩頰,回應國民黨「中華民國台灣」才是台灣社會最大共識。當國內外局勢皆已大變,中華民國台灣真還是最大共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0410-國民黨立委陳玉珍10日於國是論壇發言,並擺放「取消註記,維護人權」標語。(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國民黨金門藉立委陳玉珍(見圖)4月10日,質疑「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置換民進黨的「獨立國家」夢想,並襲奪國民黨主導中華民國的話語權,籲民進黨政府勿操弄中華民國憲法。(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際上對於新冠肺炎引發世界災難,中國成衆矢之的,如英首相對中國赤裸裸的提出五項指責,並決定將華為封鎖,鷹派甚至提出與中國關係可回到冷戰時期與蘇聯的模式上……世局轉變之大,中國恐將遭各國制裁索賠。台灣人不能不面對自己國家名稱的問題,還要掛著CHINA?行政院回應表示,中華民國為我國的國名,而台灣為我們安身立命之所在,此為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國際社會除以正式國號稱呼我國外,為避免將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混淆,常以「中華民國(台灣)」、「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稱呼我國,此做法已行之有年。

四、面對兩岸現實  兩岸關係也要「順時中」?

兩岸的關係必須面對兩岸現實,不要再被野心政客操弄。筆者可以理解國民黨應當正視當前國內普遍民意,把握反省與改革的契機。台灣人民仍然需要國民黨扮演有理想、有力量的民主政黨,在困難的時代環境中,繼續為捍衛中華民國、維護中華文化以及推動兩岸和平而前進。而兩岸無辜的老百姓必會是最大的受害者,而那些虎視眈眈想從中謀取政治利益的國家與政客,他們在一旁竊笑。讓我們以務實的態度,超越各方意識形態,才能找出共同可行的道路。

誠如林肯說,理想就像是羅盤,如果沒有考慮眼前的坑洞沼澤堅持往羅盤的方向走,只會讓自已深陷泥沼無法自拔。後來這位激進反黑奴制度的同志在議會上克制了自己長年「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張,改口說「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並揶揄這些反對解放黑奴的議員雖道德淪喪法律還是要平等對待。當看到那段林肯的同志克制自己的精彩談話,贏得議會的喝采,我也深受感動。

北京當局的脅迫打壓和台灣內部的政治變化,明顯改變了台灣選民的政治認同。台灣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仇中,根據陸委會所做的民調發現,蔡英文、賴清德都有陸續表態願意協助中國抗疫,針對這兩位的表態有7成民眾支持。相對的,有8成6的民眾對於中共軍機繞台非常反感,呼籲中國也需要在台灣選舉完後,正視台灣的民意。筆者認為,兩岸在共同防疫,中共也應要釋出善意。現今多數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或兩者都是。年輕人尤是如此,擁有相當強烈的本土意識與獨立國家認同。如果台灣還沉溺在選舉立場,很難務實的看待眼前兩岸的困境,那隔閡與對立只是會加劇,未來這種敵對狀況將不會只是民進黨的選票提款機,也會成為狼性軍火商的無限提款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