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蔡政府上台後年金改革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贊成與反對年金改革的陣營壁壘分明、互不相讓。而彼此間的攻防一般都著重在要多繳多少費用、少領多少退休金,以及延後多久退休而已。顯然很多人,不管是故意或不知道,忽略了年金改革的另外一個環節,那就是同屬保險及退休基金進水口的投資報酬率。
究竟保險及退休基金這一類的投資行為,可否保證獲利?如若可以,可以到達多高的績效呢?
證諸歷史,根據賓州大學金融學教授傑諾米‧席格爾(Jeremy J. Siegel)的研究發現:[註1]從1802年至2012年的210年期間,若是投資美國的金融市場,則股票、公債、國庫券的名目總投報率分別為8.1%、公債為5.1%,以及國庫券為4.2%(如圖一)。再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在進行「去通膨」之後,所得到的實質總投報率,則年化報酬率股票為6.6%、公債為3.6%,以及國庫券為2.7%(如圖二)。席格爾教授的結論是:分散得宜的美國股票投資組合,其複利後實質年投報率約莫在6%至7%之間,更重要的是,長期(至少20年以上)投資下來都會保持這樣驚人的一致性。然而,什麼樣的股票都可以買嗎?這倒也不是。他建議的買法反而十分懶人法,亦即採取將最大部位配置在低成本的股價指數基金(Stock Index Funds)上面。[註2]很顯然地,席格爾教授大力推薦股票分散投資(包括產業類型、投資區域等等)的被動式投資方式,這種操作方式尤其適合資金部位龐大的退休基金。只是說也奇怪,這麼好(當然也很專業)的投資方式,為何國內的保險及退休基金還不青睞呢?只消被動式地追蹤指數,進而買進資產,時間一拉長後,國際上退休基金普遍的7%年化投報率便現身了,怎麼不能保證獲利呢?
無獨有偶的,美國有位名叫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的專業投資教父,本身擁有醫學博士學位,卻因為鑽研投資多年,也不吝惜地將確實有效且頗獲好評的投資理念分享於《聰明資產分配家》(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投資金律:建立獲利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四個關卡》(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Lessons for Building a Winning Portfolio)等書中。相信只要是專業投資領域出身的退休基金操盤手,應該不會對於這些著作感到陌生才是。伯恩斯坦指出,在1987年至1999年期間,全美最大的退休基金的資產配置情形大致上遵照6成股票及4成債券的比例,其間的投報績效如圖3所示。若是以6成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加上4成的雷曼兄弟綜合債券指數混合成參照基準指數,與之對比,結果這當中居然有9成以上的退休基金績效輸給了基準指數,而這些績效落後的退休基金大多數是採主動式投資的;有跡象顯示,越來越多的退休基金改採被動式投資方式,如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即是如此,它的股票投資組合中,有8成都是採用指數式經營方式。結果各位知道它的長期投報績效為何嗎?20年期的平均投報率為7.03%。[註3]套用次元基金顧問公司董事長Rex Sinquefield曾說過的話,「唯一能夠持續創造優異績效的是市場本身,要掌握這種持續一貫的優異績效,唯一方法就是投資適度分散的指數型基金投資組合。」或許這就是這些退休基金得以馳騁在退休基金界、引領風騷的最佳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