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肇毅觀點:複製小抄大腦,讓金融科技搭起人工智慧塔

2017-06-27 06:40

? 人氣

作者指出,大腦每天會整理數不清的小抄,常看常聽的就留著,其他就慢慢往後堆。所以如果要持續留存知識,不斷的學習與複習是不二法門。(圖取自Pixabay)

作者指出,大腦每天會整理數不清的小抄,常看常聽的就留著,其他就慢慢往後堆。所以如果要持續留存知識,不斷的學習與複習是不二法門。(圖取自Pixabay)

小抄英文叫cheat sheet,就是考試時作弊用的濃縮重點。所以演講時把重要數字寫成小抄,採買辦事前把所需明細記成小抄,拜訪客戶及接待來賓時也將對方姓名資料記在小抄裏。所以後來除了作弊用品的原意外,便成也是速查表與備忘單的意思。就是將最實用的步驟、方法及知識寫成一小張紙,以便往後碰到問題時能快速的提供錦囊妙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為它只是一小張紙,所以只有這個主題下最常見的問題會寫在上面,不同主題就用不同小抄。好比說影印機有一張小抄,提供快速操作與問題排除方法,筆電也有一張小抄,不同產品都有自身的操作小抄。後來人們發現這太好用了,就加以發揚光大,演變成叫Post-it的小貼紙,可以隨手寫,到處貼。一旦人腦經過數十次反覆的訓練學習,就能把這些小抄內容複製貼入腦中。如果我們天天用它,這些小抄就能一直在腦中貼得牢牢地。可是沒複習的話,小抄很快就掉下來了。

從小到大,經過辛苦的學習,我們把各種知識都在腦中寫成小抄。怎麼說話,怎麼寫字,怎麼讀英文,怎麼算數學,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課文的內容,參考書的講義,老師的問題與答案,同學間的嘻笑怒罵,大大小小,全用小抄記著。日積月累後,腦中就有數不盡的小抄。每晚大腦都要將小抄瀏覽整理一遍,看看哪些常用的留著,哪些可以送入倉庫中堆著,這些都是最高階的腦部活動,有人說這就是做夢的過程。

小抄大腦模型

大腦皮質由大量的神經元所組成,彼此連接。今年年初一篇“A Giant Neuron Has Been Found Wrapped Around The Entire Circumference of The Brain”的報導中發現橫跨老鼠腦部的巨大神經元,這意味著信號可以有效率的傳遍整個大腦,而不必靠神經元一個接一個的慢慢傳遞。

我們可以假設當眼睛耳朵接收到信號時,它能夠快速的傳遍所有的神經元。想像有些最底層的神經元專職在處理母音、子音與文字部首的識別,當它偵測到認識的信號時,就會舉手,將這發現傳給下一層神經元。於是下一層神經元就處理單字發音與字型的識別,接著還有再下一層神經元能識別句子,一路下去,就形成我們這有意識的大腦。

筆者把每一組神經元想像成一張小抄,底層小抄紀錄著字音、字型、單詞或句子。一路向上,更上層的小抄就記著公式、原理、步驟、方法等所有人類的知識。每張小抄隨時都在平行運作著,當它接收到與小抄內容相同的輸入信號時,就會輸出信號讓後面連接的小抄接著做事,一層跟著一層執行。所以我們聽到講話的聲音後,就能接著轉成單字,再組成句子,等最後了解意義之後再做出反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