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該準備兩份履歷表:「成功版」給別人,「失敗版」給自己

2017-07-28 14:56

? 人氣

編按:大部分的人準備履歷表是為了找工作、當然希望盡量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現出來;不過王文華說,除了找工作用的「成功版」履歷,他還準備了「失敗版」?失敗版要做什麼用呢?

我寫過很多履歷表,大部份內容都是豐功偉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也看過很多份履歷表,大部份內容也都是豐功偉績。

每個人,的確都該有一份豐功偉績的履歷表,我把這版本,稱為「成功版」。

我曾認為這版本是找工作的利器,而我也真的順利找到工作。

但後來我認識很多老闆,有一天自己也當了老闆,才發現老闆不是這樣看履歷的。

老闆知道大部分履歷都有兩個問題:灌水、沾光。

他知道履歷表上的數字,應該比實際要高。他也知道寫出來的成就,未必是當事人的功勞。

所以對於「豐功偉績」,他會打折。

他真正想看的,不是你過去做得很好。他無法驗證你做得多好、是不是你的功勞。

他真正想看的,是你怎樣把自己的不好,變成好。這一點,不能灌水,也不能沾光。

這是老闆最重視的一題。

老闆重視的原因很簡單。能把個人的不好變成好,才可能把公司的不好變成好。

所以我面談時,跟應徵者聊最久的,是他過去失敗的經驗,以及他怎麼從失敗中爬回來。

但在台灣長大的我們,都不太會回答這一題。

我聽過以下的答案:

「我最大的失敗就是我太追求完美。」

「我最大的失敗就是我太專心工作,以致於沒時間陪女友。」

會這樣回答,表示應徵者,縱使在主考官的鼓勵下,依然覺得談失敗是會扣分的。於是他甚至要在這個問題上,強調自己的優點。

這種心態,並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我們整個文化和教育的結果。

造成這種文化背後的價值觀很多:分數高才是好學生、名校才是人才、報喜不報憂、家醜不可外揚、追求表面的完美、成王敗寇…

我們很難改變這種文化,但可以改變自己。

當我決定改變自己那天,我準備了一份「失敗版」的履歷表。

在這版本,我把我那個時期失敗的經驗寫下來。仔細地分析原因,然後計劃未來改善的方法。

寫得過程,我兩手發抖,但努力保持微笑。

這過程花了我一個禮拜。在那一個禮拜,表面上我還是光鮮亮麗,內心卻是千瘡百孔。

但那個禮拜後,我包袱放下了、腦袋清楚了、作法改變了、未來的輪廓清晰了。

那個美好經驗,讓我開始提高賭注。

我把每一份「失敗版」的履歷表,延伸成一本書。我的自傳類書籍,包括《創業教我的50件事》、《空著的王位》,前身都是那份「失敗版」的履歷表。

上節目打書,主持人都會問我:「為什麼你要把這些不光采的事寫下來,不會不好意思嗎?」

「當然會!」

但如果寫下來,能讓我面對失敗的方法和學到教訓的機制,啟發到別人,那麼「不好意思」這種瑣碎的情緒,又算什麼呢?

你不必學我,不必把失敗寫成一本書。

但你應該學我,寫下一份「失敗版」的履歷表。

你不必學我,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失敗的經驗。

但你應該學我,讓自己清楚地知道。

我還是建議你在求職時,寄出「成功版」履歷表。

但不管你有沒有錄取,未來做得好不好,別忘了時時去更新,那份「失敗版」履歷表。

然後你也許會發現:失敗,教你的,遠比成功,還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王文華TOM WANG臉書。

責任編輯/郭丹穎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opinion@stormmediagroup.com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