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革命》敢吃實驗室培養出的「雞塊」嗎? 新加坡批准人造「試管肉」上市 打響全球第一炮

2020-12-02 20:10

? 人氣

新加坡核准實驗室培養的「人造肉」上市販售,成為全球第一國。(AP)

新加坡核准實驗室培養的「人造肉」上市販售,成為全球第一國。(AP)

在消費者動保意識提升且日益重視環保的趨勢下,全球替代性肉品市場近年來百花齊放,而在蔚為風潮的「植物肉」以外,這場食物革命即將邁向另一階段——新加坡政府日前批准美國新創公司「Eat Just」販售實驗室培養而成的人造「試管肉」,人造肉製成的「試管雞塊」產品近期就會在星國餐廳推出,至於定價則與高級雞肉差不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美國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去年發布的報告,時至2040年,全球人類所攝食的「肉類」中,將有高達6成的比例由「植物肉」、「試管肉」等替代性肉品取代;巴克萊銀行(Barclays)則預估,替代性肉品的市場規模將於未來十年成長至14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兆元),佔全球肉品行業的10%左右。

不流一滴血的「清潔肉」

不同於市面上由超越肉類(Beyond Meat)等公司以大豆蛋白等植物性成分製作的「植物肉」(plant-based meat),而「Eat Just」研發的人造肉產品,則是透過生物工程培養動物的肌肉細胞,放入試管或培養皿上讓其分裂生長,最後產生肌肉組織,如此一來毋須屠宰動物即可生產肉類,因此又有「清潔肉」(clean meat)的別稱。

由於目前「清潔肉」的研發尚處起步階段,生產成本仍十分高昂,新加坡當局此番批准 Eat Just 產品上市,將成為人造試管肉打入商業市場的首例。Eat Just 企業總部位於舊金山,執行長泰特里克(Josh Tetrick)表示,公司也已與美國的監管,但由新加坡拔得頭籌。

新加坡力推食品革命 提升糧食自給率

新加坡人口約570萬,但糧食自給率僅有10%左右,星國政府對此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畫,盼透過扶植高科技農業、新型糧食生產模式改善此問題。如今新加坡首開先例,可能會加速其餘先進國家開放「人造肉」進入市場。

Eat Just 成立於2011年,包括香港大亨李嘉誠、新加坡國有的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都是投資者,該公司將在新加坡生產「試管雞塊」,並準備在美國開始販售由綠豆製成的「替代性雞蛋」。

而 Eat Just 在國際上也不乏競爭對手包括比爾.蓋茲(Bill Gates)、英國億萬富豪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投資的孟菲斯肉食公司(Memphis Meats),未來有望展開「人造牛排」的大規模生產;星國在地新創公司「Shiok Meats」則目標成為全球首個販售「試管蝦肉」的企業,並獲得菲律賓食品大亨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