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包修平觀點》曾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以巴和平進程為何未能持續?

2017-10-10 15:50

? 人氣

1993年9月13日,在美國總統柯林頓見證下,以巴兩方領導人簽署〈奧斯陸協議〉,開啟以巴和平進程。(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93年9月13日,在美國總統柯林頓見證下,以巴兩方領導人簽署〈奧斯陸協議〉,開啟以巴和平進程。(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當前國際社會處理以巴衝突是依據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的大框架下進行。所謂兩國方案即以色列撤退至1967年的邊界,巴勒斯坦人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在西岸與加薩建立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未來與以色列和平共處。一般認為兩國方案與〈奧斯陸協議〉(The Oslo Accord) 息息相關。1993年9月13日,在美國總統柯林頓的見證下,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於白宮草坪簽署〈奧斯陸協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奧斯陸協議的內容是什麼?

〈奧斯陸協議〉正式名稱為〈臨時自治政府安排原則宣言〉(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on Interim Self-Government Arrangements)。根據該協議內容,以色列將逐步撤出加薩與部分西岸土地,交由新成立的巴勒斯坦當局(Palestinian Authority, PA)管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當局在5年過度期間內,透過談判完成耶路撒冷地位歸屬、巴勒斯坦難民、猶太屯墾區、安全與邊界等爭議性議題,最後再簽署最終和平協議結束衝突。

〈奧斯陸協議〉開啟了以巴和平進程。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巴勒斯坦人的合法代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則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地位,願意放棄暴力手段與以色列和平共存。〈奧斯陸協議〉的簽署,讓以色列總理拉賓、外交部長佩雷斯(Shimon Peres)與巴解主席阿拉法特於1994年共獲諾貝爾和平獎。得獎的理由是「三人共同努力為了中東創造和平」。至於在以巴兩方內部,雖然皆有反對聲浪,不過大多數民眾對於此協議寄予厚望。

根據民調,以色列有65%的民眾支持此和平協議,僅有13%的人強力反對。巴勒斯坦則將近有7成的民眾表達支持。〈奧斯陸協議〉的簽訂看似和緩以巴之間長年的糾紛,朝和平共存的方向發展,然而為何在短短的七年內,隨者2000年9月巴勒斯坦人大起義的爆發,和平進程走向崩潰?

以巴和平進程為何無法繼續?

一般認為和平進程的終止與巴勒斯坦人激進組織刻意破壞及以色列右派反對有關。1994-1996年期間,巴勒斯坦的哈馬斯與伊斯蘭聖戰組織發動自殺炸彈攻擊,造成以色列120多名軍人與平民死亡。以色列右派則因政府無法遏止恐怖攻擊的發生,強力反對和平進程的進展。一位以色利極右翼青年甚至在1995年11月4日暗殺總理拉賓,導致和平進程陷入僵局。最終,維繫和平進程的關鍵則在2000年的7月,以巴兩方領導人在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邀請下,於大衛營舉行最終地位談判,但以巴兩方在關鍵性議題上,始終沒有達成共識。兩個月後,巴勒斯坦爆發第二次大起義(Al-Aqsa Intifada)終止和平進程的進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