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拜登的「買美國貨」無助於恢復「當老大」

2021-02-01 07:20

? 人氣

拜登上周簽署了一個行政命令「購買美國」。(資料照片,美聯社)

拜登上周簽署了一個行政命令「購買美國」。(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周簽署了一個行政命令,啟動一個可稱為「購買美國」(Buy America,就是「買美國貨」)的計畫,這個動作就國內政治觀點看,有其必要亦可理解;但從國際外交、重建盟邦關係觀點看,則是負面居多,無助於抹去川普時代的負面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購買美國」的政策內涵,包括收緊政府採購規則,增加聯邦機構購買進口產品的難度、修訂美國製造產品定義、提高本土比例要求等。當然,「購買美國」是規範政府採購而非民間,但美國政府採購金額龐大,是一個數千億美元的貨品與勞務採購市場,依照美國聯邦審計署(GAO)以2019年財政年度的數據估算,這個「購買美國」直接影響的聯邦採購合約,金額高達5,860億美元(約16.4兆台幣)。

雖然有分析家認為美國政府採購「偏愛自己人」是行之多年的政策,所謂的「購買美國」在上世紀早已明訂在法律中,只是適用範圍越來越多,到川普時當然是更嚴格的限制「美國成份」比例,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政府採購中,只有3-5%是外國廠商承攬之故。

不過,問題是:拜登不是僅僅延續原有「購買美國」政策而已,而是更進一步排除外人,拜登在記者會就說,為重建更好的美國,將投資數千億美元於「購買美國產品和原物料,使基礎建設現代化」。更重要的是:簽署這項行政命令的「時機不佳」。

大部份美國的盟邦,都覺得受夠了川普時代的「美國優先」、排外的保護主義、動輒祭出關稅威脅盟邦等作法,拜登普遍被視為一個更接近於「全球主義者」、主張多邊主義的美國總統。但在過去的基礎上,拜登還是把「購買美國」政策更擴大與深仇,更說出「疫情證明我們絕對不能依賴外國,他們並不共享美國利益,因此無法在國家危機時保護人民」。

這種政策與說法,顯然不是那些以為、也期待美國的保護主義能消失的貿易夥伴,願意看到與聽到;美國最親密的夥伴加拿大,其財長方慧蘭很快就反應說:擔心美國施加嚴格的政府採購政策後,加拿大會深受其害。

與此同時,美國的「戰略性競爭對手」中國,卻是逐漸打開市場,同時也放寬外資投資限制─從RCEP正式、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完成談判、美國華爾街金融大咖增加對中國投資等,即可看出在美國壓力與經濟孤立危機意識下,北京有意識的開放市場,確實產生相當大的吸引力。

如果我們回頭看二戰後,美國如何成為資本主義的領導人、全球的霸權、世界經貿規則的制定者的歷史,應該可看得更清楚。

二戰後,受到戰火荼毒的地區飽受摧殘、生產消費等經濟活動幾近停擺,未受戰火衝擊的美國經濟規模占當時全球幾近一半,美國以經濟援助協助盟邦經濟復元、恢復生產等經濟活動;同時,作了一個重要的政策:打開國內市場,讓盟國生產的商品出口到美國,協助其經濟復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