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一定要堅持的6個好習慣:投資自己是最聰明的回報,從小事著手讓自己越活越有價值!

2021-02-08 16:00

? 人氣

從日常習慣開始,30歲前一定要堅持這6個習慣。(圖/取自IMDb)

從日常習慣開始,30歲前一定要堅持這6個習慣。(圖/取自IMDb)

1. 別喪氣

喪氣是容易習慣的,積極也一樣,都能養成習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喬伊絲.梅爾在《好習慣,壞習慣:突破個人生活和事業瓶頸的14種習慣》這本書裡提到,好習慣對人有益,可以增加人生的樂趣並賦予其充盈的力量,而壞習慣只能讓人感覺不安、不悅,一事無成。

習慣就是人們不假思索就做的事,是人們日常的行為方式,或是經由不斷重複而形成的行為模式。人們有40%的行為,是出於習慣。

遇到一件好事,喪氣的思維習慣是他竟然得到的比我多 ,而積極的思維習慣是我今天獲得的比昨天多。

遇到挫折,喪氣的思維習慣的是弄死我算了,而積極的思維習慣是打不死我的只會讓我變得更強。

遇到失敗,喪氣的思維習慣是我倒在地上起不來了,而積極的思維習慣是這都是經歷,會讓我的未來越來越好。

思維不同,久而久之,人和人之間就不一樣了。

2. 多讀書

永遠不要連續三日不讀書,否則人會很容易變笨變傻。

現在流行聽書,但別忘了,讀書不僅能吸收知識,還有能讓自己安靜下來的功能。所以,讀書永遠比聽書更有收穫。讀書是自己和自己的交流、是自己和作者的交流。

外出時,包包裡習慣性地帶上一本書,塞車、閒暇、無聊的時候拿出來翻兩頁,翻著翻著,就讀完了一本書。

健身固然重要,但健腦更重要。

3. 運動

別小看鍛鍊身體!

二十幾歲時不堅持運動,三十幾歲時想做點什麼,總有病痛突如其來,從天而降。高中時我們最愛的是體育課,上了大學我們逃得最多的,還是體育課。

《運動改造大腦》裡提到,每週只需要行走三小時就有益心血管健康,少量運動有好處,在合理的範圍內,運動越多則效果越佳。

二十幾歲時累積的身體素質,都是為三十歲時更好地創業打下的扎實的基礎。除了運動,也請堅持健康的飲食,比如少糖、少主食、少油。除此之外,堅持體檢。西方人每年都會堅持體檢,而華人總是把錢存起來,最後錢都花在治療重大疾病上。

身體是靈魂的載體,再有趣的靈魂,也經不起多病的身軀。

4. 定期打電話給父母

尤其是遠行的年輕人,了解父母的生活作息和他們的身體狀況。

20幾歲時,趁著父母的身體還算好,努力奮鬥。常幫助他們糾正一些不好的習慣,也幫助他們熟悉網路世界的生活模式,例如教他們使用線上支付、外賣、影片等軟體。

越長大,越怕在深夜接到父母的電話。所以趁著他們身體還好,一定要多溝通,多了解一下他們,防患於未然。

5. 每年至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無論你有沒有錢,每年都應該努力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出不了國可以到外縣市,出不了外縣市至少要走出自己住的村莊。要努力從窮遊變成富遊,要在路上思考、尋找、發問。有時候,見識比知識重要,跨出舒適圈,外面的世界更大。

如果實在去不了遠方,也別忘了,書裡也有遠方。

6. 存一點錢

如果你剛開始工作,還沒有太多收入,千萬別做月光族!

每個月薪水的21%定要存在銀行裡,做自己的備用資金。《最富足的投資》裡講,那些善於存錢和投資學習的人,在一生中很少面對財務困境。

人們在年輕時很容易亂花錢,記得定下一個比例,從薪水裡抽出這部分不要動。把這些錢累積起來,它們會變成只屬於自己的安全感。

還要拿出一定的比例去投資學習。在這個年紀裡,別做什麼資產配置,其實,你也沒什麼錢可以配置。記住,去創造、去打拚,這正是創造的黃金年齡、最好的歲月。

二十幾歲的時候,投資自己才是最聰明的回報。

作者介紹|李尚龍

百萬暢銷書作家。

榮登中國出版集團年輕作家排行榜第三名、當當暢銷白金作家、亞馬遜中國年度新銳作家、微博2016十大影響力文化人物,同時也是青年導演、編劇,「考蟲網」聯合創始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圓神《三十而已,最好的明天還在等你》(原標題:三十歲前,一定要堅持的幾件事)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