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中美大兩岸關係改變後的中國周邊局勢

2021-02-24 06:40

? 人氣

因應國際局勢變動,國安人事19日異動。左起為邱太三、邱國正、陳明通。(資料照,顏麟宇攝、取自陸委會/影像合成:風傳媒)

因應國際局勢變動,國安人事19日異動。左起為邱太三、邱國正、陳明通。(資料照,顏麟宇攝、取自陸委會/影像合成:風傳媒)

針對國際情勢最新發展,蔡英文總統決定出手調整國安人事,總統府19日宣布,陸委會主委將由前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接任,現任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將轉任國安局長,現任國安局長邱國正將出任國防部長,國防部長嚴德發則將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媒體指出,蔡總統這波國安人事的重大調整,已經醞釀相當時日,最主要是因應包括美國總統大選及台海情勢的最新發展,決定進行相關人事的調整,以強化整體國安戰力的發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此布局的重心角色是曾與蔡總統同機構為政務官的陳明通,看來層峰心中所謂美國及台海情勢的最新發展,主要是針對中國最新的局勢演變,在兩岸與國防上多所用心。外界認為被視為民進黨「中國通」的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接掌國安局,是繼許惠祐之後第二位「文人」國安局長。這也顯示在新的國際與兩岸情勢下,國安情報工作將更重視研判中共政治意圖。

但傳統國際關係上有一句名言,如何正確評量你的對手不在於其意圖,而在於其能力。他想做什麼遠不如他能做什麼來的重要,這才是整個國安工作合理穩當的起點。

進入2021年以來,中國周邊局勢發生了不少對北京有利的變化,川普下拜登上本身就意味著美國政府本已成形對中國執行圍堵的鐵網,開始出現某種意義一定程度的軟化。一般認為相較於他魯莽的前任,拜登執政後以「內政優先」,對中國採「對抗、競爭、合作」的套路,先下令禁止使用「中國肺炎」等歧視性用語,對北京釋出善意,但又在貿易、科技、智財、網安、人權、新疆、香港、台灣等議題拉高姿態,準備聯合歐亞盟國制衡中國,並要求北京遵守國際規範。

上世紀中葉冷戰開始時,美國駐蘇聯大使肯楠,於1946年向華府發出後來被稱為「長電報」(Long telegram)的電文,分析對蘇聯與共產黨的看法並提出「圍堵」政策建議。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於1月下旬,也照此典故發表了「更長的電報:朝向新美國對中國戰略」指出,美國面對頭號競爭對手中國,必須捍衛的關鍵利益包括,保持整體經濟和科技優勢、確保美元全球主導地位、維持壓倒性軍事威懾力;同時美國必須防範中國領土擴張,阻止中國以武力侵略台灣,鞏固和擴大盟國夥伴關係,守護並改革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等,讓美國能夠「制衡中國,領導世界」。

這份大致上被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副秘書長暨發言人馬紹章批成一文不值的,更長電報以後是否會成為事實還有待時間觀察。但目前印太戰略當中原先設定的關鍵三盟友,似乎現在都不太派得上用場。

其中重洋阻隔的澳大利亞因為離中國太遠,基本上本來就是個依人成事的龍套性角色。而且在全球經濟分工的版圖上,澳洲的產業與中國衝突遠小於合作的前景。只要當好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商,就可以與中國互蒙其利,故本質上澳洲在未來10至20年內都不會與中國發生本質性的矛盾與衝突。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宗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