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級警戒回不去了?醫揭「後萬華群聚時代」生存之道:壓制變種病毒是關鍵

2021-05-22 11:41

? 人氣

醫師沈政男認為,3級警戒確實有助控制疫情,但難以持續維持;若要回到2級警戒,則要持續限制一些容易群聚的場所,才能有效降低病毒繼續傳播。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醫師沈政男認為,3級警戒確實有助控制疫情,但難以持續維持;若要回到2級警戒,則要持續限制一些容易群聚的場所,才能有效降低病毒繼續傳播。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本土疫情嚴峻,連日新增數百確診個案。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從不同縣市確診的本土案例數來看,防疫警戒提升至第3級確實有其效果;但假設要將回第2級,就目前中南部本土確診案例數增加的幅度來研判,很難將R0值降到1以下,也就是病源很可能持續呈指數型增長。他認為,一直維持第3級也不是辦法,若要回到第2級,就得針對容易群聚的營業場所做出限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家放輕鬆點!3級警戒一定會奏效,台灣不會有事的。」沈政男21日在臉書寫道,5月13日朝陽科大學生揪團夜唱,就出現了群聚感染現象,目前有9名相關人員確診,當時台中若已升3級警戒,不開放KTV,就不會發生這起群聚感染;另外,茶藝館關門又升3級警戒,連捷運與高鐵大家都不太敢坐,病毒就沒道理還能有效散播了。

而夜唱團、彰化「葡萄媽媽」與「獅子王」,他認為是B.1.1.7病毒株具有比舊病毒株高50%傳染力、極易在群聚場合傳播的例證,「前陣子大家真的太鬆懈了,給了病毒可乘之機。」

沈政男:3級警戒有效、疫苗非唯一辦法

他直言,宣布3級警戒到位後,R0值,也就是計算流行曲線和傳播率後統計出的數值,會降到比2020年最低還低,一定能壓制B.1.1.7病株,其中的依據就是,雙北最先施行3級警戒,1周過後新增案例並未破千;而5月11日至少已有1000案例,傳了1個禮拜卻只有新增300,代表再過1周後只剩新增90。

「若是回到2級警戒呢?」沈政治指出,從近日中南部的從單日新增40例變成新增60例的幅度來看,恐怕沒辦法把R0值降到1以下。他分析,2020年R0值如果是0.8,2021年的B.1.1.7增加50%,就會是1.2,而大於1,病毒就能一直繁衍下去。

沈政男表示,「是否該一直維持3級警戒,直到疫苗施打政策成功」這是現在要思考的重要課題,反而不是去擔心「會不會萬華周邊還有幾千、上萬例沒被查出,而且病毒正在悄悄蔓延?」

20210518-北市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萬華街道人車稀少。(顏麟宇攝)
]北市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萬華街道人車稀少。(資料照,顏麟宇攝)

他認為,因這一波群聚造成的疫情蔓延了1周,臨床上卻都沒有出現大量重症案例,表示沒有太多未被查出的潛在感染者。相反的,目前萬華群聚的重症比例偏低,他推斷可能是因為已經篩出了好多無症狀或極輕症案例;至於大量老年確診案例會造成醫療量能不足的說法,他也認為是多慮了。

疫苗是唯一解決之道?沈政男:盡信書不如無書

另外,日前英國病毒學者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表示,英國從2020年3月開始都沒能控制病毒,台灣若沒有疫苗,解封後一切又會回到原點,沒有人可以將病毒完全消滅。對此,沈政男認為,事實證明台灣就是有辦法在無疫苗底下完全消滅了新冠舊病毒株。

他指出,英國甚至全球最知名的天才流行病學家Neil Ferguson,去年說要靠「群體免疫」來處理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現在,類似的論調又來了,因為,書上就是這麼寫。」所以他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

沈政男表示,Neil Ferguson幾個月前的演講中提到,B.1.1.7病毒株的傳染力相對舊病株增加了50%,但不確定致死率有沒有提高;而目前已有更新的研究顯示,B.1.1.7的致死率跟舊病株差異不大。因此他認為,台灣現在面臨的挑戰,已不是萬華群聚了,而是「後萬華群聚時代」的台灣能否壓制B.1.1.7這隻更厲害的變種病毒了。

至於未來防疫政策的走向為何?沈政男認為,以台灣的2級警戒,恐怕很難壓制B.1.1.7,但2級警戒又不是根本解決之道,所以得做個折衷,關閉餐廳、8大場所這些容易造成嚴重群聚的地點;在回到2級警戒以後,依然做一個限制,才能把R0值壓到1以下。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