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鎮觀點:建構國家認同是國安最高戰略

2021-08-06 06:40

? 人氣

王齊麟與李洋勇奪奧運羽球男子雙打金牌,引發中國網民憤怒。(資料照,美聯社)

王齊麟與李洋勇奪奧運羽球男子雙打金牌,引發中國網民憤怒。(資料照,美聯社)

今年東京奧運一如往昔,再度激發兩岸國族主義的發酵,中國大陸網民及台獨勢力不約而同,稱呼來自中華民國的中華隊為「台灣隊」,並各自依其國族認同推銷其國家認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政治體系的核心價值,以及其作為國家的主體性、正當性及合法性,一直受到中共及台獨勢力的質疑與挑戰。中共認為,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台灣是它的一省;台獨勢力認為,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必須重新建立台灣國。可以說,國家認同問題越來越被特定團體偏激化,有關人民的國家認同調查、教導與建構,卻付之闕如。

 

主要原因是,某些政黨、媒體,甚至知識菁英仍舊偏好以「國族認同」的思維去思考兩岸問題,甚至存心誤導人民「國族認同」為「國家認同」。例如,大陸委員會、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歷年來,都是以:台灣人、中國人、或兩者皆是等三個選項,調查民眾的國族認同趨勢。這項問卷調查結果往往被解讀為國家認同。

其實,這問卷選項根本無法測出受訪者的國家認同。因為,何謂台灣人、中國人?一直困擾著受訪者的辨識,是取決於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或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國家認同? 

由於國族認同容易流於分歧,在日趨多元族群的法治國家,國家認同才是國家安全的基石。為瞭解人民的國家認同,筆者認為,亟需進行國家認同民調、教導與建構,問卷題目選項為:您認同作為1)中華民國國民;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3)台灣共和國國民;4) 沒有意見。這4個選項語意明確,依法有據,人民以法定國籍的「國家認同」作為選項,以律法確認其國家認同取向。

因為,目前中華民國有效治理的人民祖先大都來自中國大陸,以及台灣在地的原住民族。近幾年來,又陸續大量加入來自越南等東南亞的新住民,其子孫出生人口越來越多,以「中國人」及「台灣人」作為國族認同選項,容易造成國家認同的困擾。

其次,更容易造成「中華民國國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及「台灣國國民」的誤導。尤其,世界上並無所謂「台灣國」,台灣仍然是個島嶼地名。設籍在台灣島嶼的人,可說自己是台灣人;設籍澎湖的,說自己是澎湖人;設籍福建省金門縣、連江縣的國民,會說自己是金門人,是馬祖人。這些設籍在外島的中華民國國民 ,並不會自稱是台灣人。

藝人小S徐熙娣(右)和蔡依林為奧運國手加油,慘遭中國網友出征,小S還因此失去四項商品代言。(圖為2020年蔡依林高雄演唱會,取自小S臉書粉絲頁)
藝人小S徐熙娣(右)和蔡依林為奧運國手加油,慘遭中國網友出征,小S還因此失去4項商品代言。(圖為2020年蔡依林高雄演唱會,取自小S臉書粉絲頁)

另外,台灣國族主義對撞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與日俱增。尤其,台獨勢力雖然依法成為中華民國各種公職人員或政務官,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國家認同是中華民國。他們只是把這些職務當作伺機推翻或摧毀現存體制的機會,而不是忠心地按照中華民國的體制規章工作,或善意改善它,甚至帶頭否定中華民國的場景,幾乎天天上演,外與中共否定中華民國,不謀而合,是威脅中華民國國家安全的禍首。

一個真正法治的政府,對律法一定要有審慎的觀念,以身作則來教導國民,否則,無形中教育了人民對國家律法的藐視。奉勸執政當局:不可帶頭藐視中華民國律法,務要依法治國原則提升國家治理效能,進行國家認同的民調、教導與建構,提升國民對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才是國家安全的最高戰略。

否則,放任人民內部的國家認同越來越分岐,彼此關係變成敵我關係,國家安全終將陷入危機。中華民國消失的那一天,就是人民災難的起頭。

*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