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觀點:人民會如何面對獨裁腐敗的民選政府?

2021-12-21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台灣總統跟共產黨一樣,身在天下之上。(資料照,柯承惠攝)

作者認為台灣總統跟共產黨一樣,身在天下之上。(資料照,柯承惠攝)

自古以來,有權力的統治階層征伐聚斂,荼毒天下的大有人在,有的失去民心而覆滅,有的不堪墮落而改革,中外皆然。這與政治體制有沒有制衡的設計,統治者是不是民選,關係不大。而且,無論制度千變萬化,任何社會似乎都永遠有少數階層身在制度之外,享有特權與不成比例的資源,操弄政治正確的話術,壓制反對力量,芸芸眾生唯有避其鋒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選政府之所以看似不同,是人民可以知道彼此對統治者共有的不滿,因而把一種原始的互助精神組織起來,爭取換人執政。然而,民主的熱鬧不但改變不了總有少數人能不受約束的兜走社會資源,反而還給予統治階層為所欲為的正當性。結果,人民在換黨執政的喧囂中,擺脫不了在少數人把持巨大權力與財富的境遇中,庸庸碌碌地替他們輪流作嫁。

西洋民主輸入近代中國的時候,新儒家還曾經一度浪漫地以為,民選的儒家文化統治者本持著固有的民本思想,可以透過民主的輸入,把封建積習汰蕪存菁,民主與廉能就同時兼顧,產出關懷天下的統治階層。實際上,無論是否民選,在現代化以降的儒家文化下,統治階層對社會的介入與管制更深入,就連原本古代屬於民間的資源與行動場域,全部成為統治階層汲取及監測的對象。

比較大陸與台灣,便看到政治實踐上驚人的類似。首先,節制統治階層的仍然是儒家的民本思想,這是丟不掉的文化基因。在遠古,失去民心的統治者,其老百姓投奔他處,這時,少掉了老百姓的統治階層,其所賴以生存的糧食與兵源流失,等於自取滅亡。所以,民心向背是政權的一切,為了鞏固民心,就要輕徭減賦。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儒家統治者仍然必須戰戰兢兢的直覺,由此而來。即使是專制政府,倘若忤逆民心,就算觸目所及皆是歌功頌德,卻又因為專制者遭遇的,就是怠惰、失修、陽奉陰違、偷工減料等等保證統治失靈的現象,似乎奸細無所不在而毛骨悚然。而若是在開放社會,民心向背還可從資源與菁英外流,醜聞與暴力頻傳,信任與治理崩壞,真假與正邪莫辨看出來。

如何鞏固民心?兩岸都是一方面動員熱情,一方面壓制不滿。動員熱情的來源,主要是訴求民族主義的尊嚴,大陸靠的是反美反日,台灣靠的是反中反華。民族主義話題可以源源不絕的原因,是中國百年來的發展無處不依賴美國與日本,而台灣數百年來都奉行中華文化。倘若對自尊最大的傷害根源在自己社會裡,敵人深入骨髓,這樣的民族主義動員可以無日不有。另一方面,兩岸統治者透過舉報、網軍散播政治正確,則可有效嚇阻不滿情緒的表達。

民選制度給予台灣統治者更大空間。因為大陸上人人知道中共當家,因此人人也會懷疑民族尊嚴也許是中共的遮羞布,迫使中共主動開發更多福祉。可是在台灣,既然是選民當家,統治階層在選民認可過的民族尊嚴潮流中,可以更肆無忌憚,予取予求。無論如何,一旦民族尊嚴成為民心所向,造福徒託空言,如此,動員的民心就擠壓了自發的民心。

民選與否的假議題卻將兩岸分成兩類,而看不見都有少數人繼續享有不成比例的權力與資源。人民在固有文化下對統治者的期許,促其無所不在地以民主名義介入。中共是憲法規定的執政黨,無所不在,最近提出全過程民主理論,意思就是,人民一輩子的福利,都在他們自己直接或間接參與政治的制度下,得到照顧,故勝過選舉式民主,後者投票選擇的,是宰制自己的政黨。

別看台灣有民主憲法,其實思路與大陸一樣,總是期許最高統治者捲入大大小小的利益與權力分配,完全不受憲法節制。像日前在官邸開會協調新竹升格,這權限百分之百不屬總統。但是,沒有總統領導的事得不到信任。這是為何台灣從沒有總統跛腳的問題,只有把美國跛腳政治照搬來分析台灣的蛋頭言論。台灣總統跟共產黨一樣,身在天下之上,這是文化基因。

所以,統治階層握有不受節制的權力,他們讓自己人佔有大比例資源與特權,是定律,人民如果覺得不公平,是因為人民以為自己真可當家作主,甚至,連當家作主也是統治階層營造的浪漫理論而已。儒家的因應壓迫之道主要有兩端:(邦無道)隱與揭(竿起義)。疏離、冷漠、怠惰、移民、搗蛋、捧殺、嘲弄、不幫忙、自暴自棄等等,屬於隱。發動公投或組新政黨屬於揭。

侯友宜在這次公投中選擇了隱,但他是假隱,因為他身在局內,結果扭扭捏捏,成了傻B。可以預見,民選的貪腐獨裁在台灣會愈來愈嚴重。相比之下,中共肅貪打富與民族尊嚴兩手抓,進而取得統一言論與思想的較高正當性,其底氣比台灣純粹靠網軍眾口鑠金還是強。雙方都是統治階層的繼續壓制與獨斷,但中共比台灣對兩岸共有的儒家文化,更認真吸取教訓。

最後,「隱」風險小,而且自發性高;「揭」則引發對抗與殺身之禍,在民族尊嚴大潮流中,後果嚴重,即使成功,充其量帶來另一批宰制者。隱的效力反而更大,隱到極端就是隱靈魂,便出現林秉樞這樣完全配合、完全失控、完全假面的現象,統治階層竟沒發現他製造了更大範圍的疏離,威脅統治信用。但這並不是說隱比揭好,而是說,芸芸眾生自然而然會隱。不信問你自己。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石之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