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全世界必須各謀經濟自贖時代

2022-01-05 06:50

? 人氣

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圖為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國家新冠紀念牆」(National Covid Memorial Wall,紀念新冠疫情死難者的公共壁畫)邊擺著許多花束。(美聯社)

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圖為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國家新冠紀念牆」(National Covid Memorial Wall,紀念新冠疫情死難者的公共壁畫)邊擺著許多花束。(美聯社)

2022年全世界經濟即將邁進迥異於上一世紀的「各謀經濟自贖時代」新格局;對臺灣這個「國小民寡」經濟體,勢必構成一次世紀級莫大挑戰,務須鄭重應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自我救贖機制」成為當前急要解方

2018年川普高調「自我保護主義」啟動世界級貿易戰及拜登極化「拉幫結派」的結盟對抗「經濟新冷戰」,用「經濟脫鉤」「產業科技脫鉤」碎裂經濟體關聯性,又糾葛起2000新冠疫災迭迭變異所引致各國政府此起彼落施行創歷史先例的,鎖國鎖市的「封鎖」(Lockdown)政策與「移動禁制」(Mobility Curb)措施,截斷了人流貨流交易流的「市場開放自由度」;全世界經濟社會陷於產業價值鏈撕裂、商品供應鏈斷鏈的新結構情境態勢中;1990年代「全球化運動」所開創的全球整合一體化「單一市場化」境界理想世界,為之慘遭破滅摧毀。

在這種前所未有世界新格局中,無論先進後進國家,無論大規模小規模經濟體,都不得不從自身既有「內需市場」的規模經濟性或範疇經濟性中,尋求自體經濟成長發展必要的「經濟自我救贖」解方。

找到共構「共生經濟市場」夥伴國家的絕對必須

否則就必須在地緣政治經濟領域中或產業體系關聯中,覓得FTA成員國或產業經濟協作夥伴國家,構成「共生經濟市場」,予以外部化為小型的「經濟自我救贖機制」,以免在「逆單一市場化」全球保護主義極化大浪潮中,遭無情湮滅。

面對這一新嶄現的世界經濟大趨勢衝擊,臺灣應該是「體量能」都極端脆弱無助於對應抗衡的經濟實體。

全亞洲區域經濟國家中,臺灣幾乎是唯一近乎零FTA締約國的吊車尾經濟體,在蔡英文綠色專制獨裁治國掌政的「敵中反中抗中去中」僵直不化殭屍政略下,更完全喪失了兩岸得以構成「共生經濟市場」的產業經濟協作夥伴關係,能改採攻勢性戰略(offensive strategies),以有效有力進軍全世界經濟大市場之機會。

全球內需市場「總合大緊縮」的一致化新挑戰

先來檢視一下2018年以來四年多時間,全世界經濟格局所發生的重大變化。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20211225預測,世界經濟量體規模即將在今年2022年首度跨越100兆美元大關,比前此預測提前兩年。預測年度世界經濟排行榜:中國將在2030年超過美國,比一年前的預測晚兩年;印度將在2022年從法國手中奪回排行第六的位置,到2031年更能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儘管英國脫歐,但2036年英國的經濟規模將比法國大16%;德國將在2033年超過日本經濟。

同時預測,21世紀20年代的首要問題應該就是「世界經濟如何應對通膨」;世界需要為2023年或2024年的經濟持續衰退做好準備;各國內需市場動能方面,隨著企業脫碳化投資的成本轉嫁出去,以至在2036年底前,氣候變化將使全球消費支出平均每年減少2兆美元。

英國智庫的預測顯示:在2022年世界經濟量體規模會會首度跨越100兆美元,但也預警說,全世界內需市場將出現「總合大緊縮」的一致化新挑戰大課題。

印度神童阿南德去年許多預言成真,日前發布對於2022年世界局勢的預言,表示全球將面臨疫情、經濟雙重衝擊。(圖/翻攝自YouTube@Conscience)
印度神童阿南德去年許多預言成真,日前發布對於2022年世界局勢的預言,表示全球將面臨疫情、經濟雙重衝擊。(圖/翻攝自YouTube@Conscience)

全球經濟「類滯脹約束」造成2022年復甦障礙

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將受「類滯脹」(quasi-stagflation)約束而不易快速復甦。

「滯脹」(stagflation)是停滯(stagnation)和通膨(inflation)的並存共構經濟現象,描述經濟衰退和價格上漲同時出現的經濟態勢,恰似1970年代美國經濟典型;對一國經濟乃至全世界為範疇的宏觀經濟政策言,是一種極不理想的經濟形態,不但會嚴重束縛了各國政府政策的應對空間,也對民生經濟發展情勢相當不利。因為在滯脹經濟態勢下,任何國家政府既要解決物價膨脹問題,就得同時要付出經濟停滯成長的代價;相對的,要解決經濟停滯問題,就得要付出物價上漲代價。因此,全世界經濟「類滯脹」格局的演化樣態與走向,勢必會成為取決各國政府主政當局如何有效掌控2022年宏觀經濟與政策措施的治國主軸。

新冠疫災變異拖延了「解封開放」與「供應鏈復健」機遇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已持續近兩年,給人類社會造成了深重創傷。2021年Delta毒株及隨後而至的Omicron新變異,對全球經濟社會再度造成嚴重衝擊:截至2021年底,全球確診人數超過3億,死亡人數超過6百萬;而更重要的是,主要國家政府當局之吝於及早解除鎖國鎖市的「封鎖」政策與「移動禁制」措施,截斷了人流貨流交易流的「市場開放自由度」,也就是造成「供應鏈復健」機遇喪失,以至於民生物價迭迭飆高的關鍵因素之首要。

疫苗與特效藥的積極進展或可進一步促使美國工業及民生經濟供需缺口收斂,服務業的常態化修復,商品需求外溢相應收斂,使美國的供給約束有望內生修復,至2022年中可能可以獲致改善,目前美國國內仍然受困難解通貨膨脹飆高問題,至2022年年中或許有可能趨於和緩。但仍需警惕Omicron變異毒株衝擊,以至於「工資-物價螺旋式推升通貨膨脹持續飆升」的尾部風險。鮑威爾終於承認了美國通貨膨脹的長期化和強度增強可能性,且也認為目前通膨已滿足加息條件,因此美國聯儲會很可能在2022年年中之前加息。

美國經濟景氣已經加速復甦的說法必須存疑

影響國際景氣復甦與否最大的美國經濟情勢,比較樂觀的聯邦機構預測認為,或許在2022年美國國民經濟活動可進一步回歸常態,國內服務消費或有可能成為美國國民消費的關鍵性成長點,尤其是,較高度接觸性服務業或有可能加速修復;但是受到川普拜登賡續財政大撒幣,紓困救助金激勵而起的「超額商品消費」,特別是「耐用品消費」,恐怕在停止撒幣之後,難以持續,經濟成長率將下滑;而且,美國的「外溢商品需求」也極其可能在2022年因此收縮。

在在說明,「內需市場大緊縮」的世界級大疑慮,起點正在於美國經濟本身。

可見美國拜登政府大官宣所謂經濟景氣已經加速復甦的說法,必須存疑。

美國以外國家疫災改善與經濟復甦仍不明朗

樂觀的預測都認為,全球疫苗失衡情勢有極大可能可以獲致比較具體的改善,應該足可以有效紓解全球因為供應鏈斷鏈所肇致的「世界性生產與供給瓶頸」。隨著先進與新興市場國家的疫苗接種率差距將不斷縮窄,目前墨西哥、印度、巴西等國接種率均已突破50%;根據國際藥品製造商聯合會(IFPMA)估算,2022年中開發中國家接種率有望接近先進國家,或可有效促進全球經濟活動回歸。

但值得警惕的是,Omicron變異毒株為全球疫情發展帶來新的莫大不確定性: Omicron的刺突蛋白出現了30處以上的變異。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與人體細胞的受體結合的關鍵部位,也是目前疫苗中和抗體的主要靶向,但由於發現時間短,資料有限,關於Omicron毒株的具體特性,特別是對於疫苗有效性、患者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影響,似皆尚不完全明朗。

日本經濟、日股、日本上班族。(美聯社)
全球經濟能否復甦不容樂觀。圖為日本。(美聯社)

疫災重創了各國內需市場外部化趨勢

前瞻地看,考慮到病毒傳播性與致命性之間替代關係,預計Omicron對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影響,都將相對有限,但仍然有可能會再持續性衝擊各國防疫措施,以至連帶影響「供應鏈復健」與「市場開放自由度」,亦即造成經濟復甦的遲延。

2021年四季以來,隨著東南亞地區疫苗接種推進和生產修復,特別是在半導體供應上已經漸見復正到既有常態化水準;中美航運運價近期已現回落趨勢,2022年一季歐美消費旺季和中國春節前運輸旺季過後,港口和航運緊張將得到進一步緩解。2022年上半年過後,2021年航運投資將逐步轉化為「運力擴張」,特別有助於紓化世界性供應鏈斷鏈之免於更趨惡化。

然則,這對全世界經濟社會產業價值鏈撕裂、商品供應鏈斷鏈的結構性破壞力,乃至各國內需市場外部化趨勢的打擊,還是非常具體且有力的。

「綠通膨Greenflation危機」促使生產停滯及產業鏈受阻

從全球看,疫情和其他原因導致全球產業價值鏈的關鍵環節脫節、貨品供應鏈斷鏈、以及運輸和銷售上的關鍵節點所遭遇到的瓶頸,所造成的長期化短缺現象,亦或可以有所緩解。不過,新冠疫災仍對局部製造業重鎮地區生產,造成限制,部分國家地區的生產停滯,都足以讓整條產業鏈受阻。

最具體的是集中表現在全球「能源短缺」和「晶片短缺」上;受「缺芯」影響,美國交運製造業產能利用率仍然無法回復到2000年以前水準。另一方面,因為全球供需失衡之下單向運輸,導致全球性航運運力不足、貨櫃集裝箱極度緊張,和港口負荷大幅攀升。中美貿易統計差關係逆轉,研究都指向大量中國向美出口由於物流受阻並未抵岸。

尤其是在疫災之前即已存在的,上游工農產業原材料行業的週期性投資不足,疊加全球「脫碳化協定要求」造成化石能源投資不足,能源供應穩定性大幅下降,加劇了當前能源以及工業民生原材料供應短缺,最近三四個月以來,更出現所謂的「綠色通膨」(Greenflation)危機,更倍加激勵世界通貨膨脹危機的惡化。

對2022年臺灣經濟體發展前景的莫大挑戰

事實上,在這種「全球性通貨膨脹率飆升不息」,以及「全球產業價值鏈脫節」、「工業及民生經濟貨品供應鏈斷鏈」的交纏蹂躪之下,正又碰上美國川普及拜登兩位總統死命緊抱「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美國利益絕對領先於全世界利益」的極端「自我保護主義」,徹底嚴重撕裂了「全球共同體一體化公開自由市場」的既有結構性世界經濟秩序,使全球已將整合一體化的「全球性內需市場」,被嚴重再撕裂成為農業經濟社會舊時代的「個體化碎片化內需市場」樣態,也就逼得2022年全世界所有經濟社會國家,都必須要在如同《紅樓夢》所驚心詩寫的「三春過後秋方盡,各人須尋各人門」情境中,必須各自找到各自國家經濟可以賴以存活的「內化有限的自用內需市場」。

也就是說,2022年全世界經濟即將邁進一個舉世皆然的「各謀經濟自贖時代」新格局中,而這也正是2022年對臺灣經濟體發展前景的極重大挑戰。

一心一意「唯選舉至上」「唯選票至上」的蔡英文綠政府之治國意識形態核心信念,乃至「被宗教式愚民政策徹底洗腦」下的新世代民粹狂熱者,對於這一重大世界級結構性典範移轉的大趨勢挑戰,根本不在意也不在乎,令人痛心一歎。

*作者為獨立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