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法》修法大論戰 如何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

2022-03-04 08:20

? 人氣

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圖/葉滕騏攝)
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指出,青少年購買菸品的最主要來源是網路,政府應該拿出決心禁止網路販售新興菸品的問題。(圖/葉滕騏攝)

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受訪時表示,青少年購買菸品的主要來源是「網路」,他完全支持政府禁止網路賣場販售新興菸品,因為菸品本來就不能在實體店面以外的通路販售,「政府一直說要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但也沒看到政府拿出誠意來解決網路販售的問題,這件事執法難度有多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天政府一昧的單純全部禁止,只是逼得產業地下化、黑市化,那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樣是不是政府更不能去控制?」Tobe指出,澳洲政府禁止一年後又開放電子煙,就是因為「黑市效應」。他也說,中國大陸在2020年底為了要解決青少年購買問題,兩天內在網路通路的電子煙相關產品就全面下架,「台灣政府找幾大網路賣場開個會,問題不就解決了?」

增加菸税和菸捐 律師:客觀上或許較容易減少青少年接觸菸品

宏祥法律事務所律師受訪時則認為,「把吸菸年齡訂在20歲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國際菸草防治公約所制定的年齡限制是18歲,而台灣也在前年修訂民法將成年年齡從20歲下修為18歲,「現在把年齡拉到20歲,必要性到底在哪裡?」他強調,「不能說修法是錯的,但有點立法不一致的情況」,修法應該綜觀整體的法律制度,「只單針對菸害防制,我會覺得有點微妙。」

宏祥法律事務所律師蔡孟翰。(圖/翻攝自宏祥法律事務所臉書)
宏祥法律事務所律師蔡孟翰表示,增加菸捐和菸稅提高菸品取得門檻,客觀上應該較能減少青少年接觸菸品。(圖/翻攝自宏祥法律事務所臉書)

至於是禁止或納管會有比較好的管制效果?蔡孟翰表示,若因為全面禁止可會導致地下化就要開放,「這有點倒果為因,應該回到物品的本質做判斷」,先確定物品的定位再決定管理模式。他指出,「增加菸稅和菸捐」是減少青少年接觸菸品比較常見的方式,菸商自然會反映在價格上,取得門檻也會增高,或許是客觀上比較容易能達到效果的。

認為全面管理才能三贏 學者:黑暗中的危害更難管理

「在完美世界裡,菸酒檳榔全面禁止最好,可是我們知道現實不可能。」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受訪時表示,「全面管理才能有效杜絕走私、青少年濫用和不肖商人藉此牟利。」他指出,政府如果開放並管理各類菸品,菸品走私的獲利空間被壓縮,代理商也會為了避免利益受損,主動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走私,「政府稽查能量有限,何不透過符合實際又符合人性的方式進行管理,不是兩全其美?」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圖/葉滕騏攝)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表示,政府修菸防法應該考量實務情況,全面管理才能有效杜絕青少年濫用。(圖/葉滕騏攝)

同時,莊凱任表示,全面管理後的菸稅也能挹注政府長照2.0財源,「政府有管理、教育民眾認知,再拿販售菸品的稅造福民眾,這才是政府、廠商、人民三方勝利最好的模式。」他強調,「一旦全面禁止,政府和人民看似勝利,其實危害在黑暗中慢慢的蔓延,反而更難去管理。」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導致癌症、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

葉滕騏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