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年輕人,都不曉得存錢買房子,只知道買I Phone、喝昂貴的星巴克,一個月存五千,複利計算,你知道十年後會差多少嗎?」
一年存六萬,六萬是買得起基隆市和平島的一坪土地?
我以前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認真工作,就會有成果。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到接近中年,我越來越覺得,那些所謂的心靈雞湯,根本就是瀉藥。
就像是我,如果沒有穩定工作的爸爸、關心我我唸書狀況的媽媽、還有他們給了我一副還算健康的皮囊、被壓扁也會膨脹回來的心靈,我要怎麼從一個偏遠地區長大的孩子,到了國中才開始學英文的狀況,國小想買課外書總是被拒絕的窘境,變成一個律師呢?
這個跟我爸(他沒臉書,講他壞話沒差)一模一樣。在生活態度上,根本就是清教徒。他是個樸實的國營企業員工,沒用過提款卡(他的唯一一張郵局提款卡在我媽身上)、沒辦過信用卡,一條內衣褲可以穿10年,他靠著微薄的薪資,養活了全家人。可是,我想要學小提琴,不准!學校有書商來,我想要買格林童話、三劍客、中國童話故事,不准!我想要學棒球,不准!參加校外教學活動,可選擇不去的,也不准!他告訴我,只有認真,才能有收穫;我們窮人要翻身,人生只能靠自己努力,落魄的時候,不會有人幫你。
買書閱讀、學音樂、學體育、參加校外教學,在現在任何一個有能力、有意願照顧孩子的爸媽來看,都是理所當然的,不是嗎?窮不能窮孩子、苦不能苦未來,對不對?但,這個就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一樣的廢話。起跑點就是家長,跟孩子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沒辦法栽培小孩呢?就沒錢啊!能活下來就不錯了,生吃都不夠,誰跟你講晒乾?當年我爸媽要養三個孩子,剛進公司,薪水只有五千元,到退休時還是只有五萬多元,一生貢獻給這個家,我還能對爸爸要求什麼?
所以,不要再問為什麼別人的小孩為什麼可以學測滿級分、可以上耶魯哈佛;為什麼不願意節省「不必要的開銷」,存下錢來買房子;為什麼不能認真一點,就能成為人中龍鳳,光宗耀祖?
反正房子買不起,幹嘛不買些讓自己可以快樂的小東西。孩子可能也想問,為什麼爸媽當年沒有在信義區都是稻田的時候,買下幾千坪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呂秋遠臉書。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