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預計在4年內建2萬5000戶社會住宅,原定將位於八德商圈的建國啤酒廠長距離、變更角度的南移後,在該地興建494戶公宅。惟啤酒廠為古蹟,移動對古蹟的破壞引發爭議,加上菸酒工會反彈,故北市副市長23日表示,改保存「活古蹟」,494戶公宅另覓他處,並將商請菸酒公司設立基金挹注古蹟保存。
從民國8年營運至今的建國啤酒廠佔地5.2公頃,相當於台北市政府所在地的面積,是台北市土地使用規劃中,僅存的幾個工業區之一,現仍有96名老技術工廠作業員維持酒類的生產,目前已非政府酒業的唯一產地,每年虧損金額達1.2億元,至今已持續6到7年。
隨著都市發展,為提高土地開發價值,台北市政府與100%官股的台北菸酒公司商談,欲將該區重新規劃利用,北市府按內政部的原則,將可獲得4成土地回饋。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24日表示,文化局長倪重華明確向他表示,文化局沒有力量來維持,故「不接管」;而因土地劃分的問題,台北菸酒公司僅能回饋31%土地給市府,不足的9%,市府與菸酒公司商討,請菸酒公司將土地以每坪200萬的價值,轉為回饋金成立基金會,由資產公司管理粗估29億元的基金,以此挹注建國啤酒廠的古蹟保存工作。原定494戶公共住宅,則將另尋他處興建。
至於回饋的31%土地中,市府除打算將伊通街公園軸線拉直,讓格局方正,其他土地用作廣場、停車場、啤酒倉庫古蹟公園,以及資訊產業移入。林欽榮表示,在啤酒倉庫古蹟部分,打算將古蹟向上抬昇後向右平移16公尺。此案仍需視都市發展委員會、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以及菸酒公司營運情況的考量後定案。
至於外界擔心的古蹟移動可能造成的破壞問題,工程處副總工程司邵琇珮回應,以前例來說,古蹟「台北工場」就曾沿著塔城街向東南方向挪移了30公尺,該建物至今仍完好,故在技術上可行。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理事喻肇青則表示,都市計劃是在保障資產能在城市中被保存活化,而非任意拆遷,他批評此規劃「離譜」。
建國啤酒廠土地規劃圖。(台北市都發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