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亞投行風險 財長:最多22 億變壁紙

2015-04-01 22:26

? 人氣

台灣正式提交加入亞投行意向書,利弊風險評估引發質疑。財政部長張盛和1日晚間在行政院網路直播節目中表示,據初步推算,台灣加入亞投行約須出資22億台幣,就像平常投資買股票,「最大的損失就是22億變成壁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張盛和一方面重申,亞投行是國際金融機構,並非兩岸事務,政府也會確保不損及國格。但在被問到為何意向書署名未使用「財政部」全稱官銜,張盛和卻又表示,若署名「財政部長」就會被打回票,「這是兩岸情勢的現實」。

行政院1日晚間為台灣加入亞投行爭議製播「內閣踹共」特別節目,張盛和在節目中指出,亞投行的投入資金係根據各成員GDP計算,以韓國出資56億台幣推算,GDP為韓國1/3的台灣約須出資22億台幣。

張盛和表示,22億是資本額,不必一次付清,也不會有去無回,台灣只是以股東身分出資22億;就像投資買股票,若不能獲利,最大的損失頂多是22億變成壁紙。

但從獲益方面來看,張盛和說,未來亞投行會投入亞洲國家基礎建設,台灣的金融業將可獲利,營建業和開發顧問公司等相關產業的技術和人才也有去處,加上亞投行還會發行公債,台灣若有融資需求也可向其貸款,對台灣經濟是有利的。

至於外界擔心的國家尊嚴問題,張盛和表示,「現在只是敲門表達意願」,未來若有失國格,一定會退出;政府積極爭取成為創始成員,就是希望在制訂章程時確保加入的身分和權益能夠平等。

儘管一再保證入會談判啟動後將確保國格,但在被問到為何提交意向書時沒有使用完整官銜時,張盛和卻又表示,目前兩岸相互承認的官銜只有陸委會,用財政部長去申請也是被打回票,「連送都送不進去」,「這是兩岸情勢的特殊性,是現實」。

張盛和說,就像過去政府曾試圖用中華民國名義加入聯合國,喊的時候很爽,但目的無法達到,因此對亞投行來說「加入最重要」,加入後就有機會談判,爭取最有利的名稱。

對於民眾關切亞投行由中國主導,可能影響台灣權益及尊嚴,有「賣台」之嫌,張盛和打趣說,要賣台也不知道要去哪裡收錢。他表示,亞投行是國際金融機構,「台灣不加入也一樣運作」,和兩岸統一無關;而儘管在聯繫及提交意向書階段需要陸委會協助,後續將由財政部和亞投行籌備處直接對口。

張盛和表示,在提交意向書之後,球在對方手上,後續要看對方如何回應;若願意接受台灣參與創始成員談判,就要討論用什麼名義參與。張盛和說,目前台灣在國際間已有一些可以接受的名稱,都是兩岸所稱的「適當名稱」,而且也一定會徵求國會同意;未來雙方都不會提出抗議的名稱,將是兩岸的「最大公約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