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帝國》想靠計畫經濟達成共同富裕 可能調整與美國貿易關係

2022-10-24 13:00

? 人氣

2022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大一中全會,最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亮相,習近平發表談話。(AP)

2022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大一中全會,最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亮相,習近平發表談話。(AP)

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22日閉幕,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成功連任,而中央政治局新一屆常務委員全是習近平人馬。我國智庫「國策研究院」24日舉行座談會,與會專家推測,中國經濟面臨中等收入陷阱、「清零」防疫政策挑戰,而歐洲經濟因烏克蘭戰爭受影響,可能倒向中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匯理基金會董事長譚耀南說,習近平在二十大開幕的工作報告上已表明,安全和鬥爭是主軸,且要走計畫經濟及鬥爭路線,而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中全無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為首的共青團派出身者,可預期2023年3月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政治協商會議「兩會」,將對胡錦濤人馬掀起腥風血雨。

《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則以中共第9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例,當時毛澤東把劉少奇人馬一掃而空,但2年後就發生林彪叛逃事件,顯示只有掌權者的派系執政,才是腥風血雨的開始,「不認為習近平派系能穩定政權」。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也持同樣看法。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上海市委書記李強(AP)
中國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可望成為國務院新總理,但他財經能力不足(資料照,AP)

習人馬一手抓將掀腥風血雨

明居正直言,當派系鬥爭減少,派內鬥爭就會增加,而一派獨掌政權,反而增加誤判機率。他提到,烏克蘭戰爭會持續那麼久,正是因為俄羅斯、美國、中國對此事的誤判,因此美國要釋出夠強硬的訊號,避免中國在台灣議題上做出誤判,導致爆發衝突。

不過明居正強調,專制政權並非能夠為所欲為,因為人心忍耐度有限,就算共青團派「全滅」,中共內部仍會有反對習近平的聲音。另外,共同富裕成為習近平要實踐的政策,譚耀南表示,習近平要走回計劃經濟的老套路,將會逐步清洗地產、零售、科技等產業的私人企業,改由中央政府一手掌控。

「習近平打從骨子裡相信馬克思主義」,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洪耀南指出,習近平想要達到共同富裕目標,必須解決東西方落差、城鄉差距和所得不均3大問題,但又要實施計畫經濟,這難以跨過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約有10億人所得不到12000萬美元。

中國政府持續採取動態清零策略,對爆發疫情的城市採取嚴格封控。(美聯社)
中國政府持續採取動態清零策略,對爆發疫情的城市採取嚴格封控。(美聯社)

不放棄「清零」將衝擊經濟

洪耀南也說,中國2020年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政策,其中對外循環是結合「一帶一路」倡議,但現在面臨通貨膨脹問題,因此國際循環部分難進行。明居正稱,新人事凸顯習近平能用人選極少,未來施政將有問題,且國務院總理人選李強財經能力不足,勢必要有相關能力的副總理輔佐。

明居正表示,習近平若不放棄COVID-19疫情「清零」政策,「經濟一定出問題」,而中國經濟約3成依賴對外貿易,其中最大順超對象是美國,因此中國匯調整對美國的貿易,避免美國祭出制裁衝擊中國經濟。他認為,美國和中國互賴程度極高,「雙方全面脫鉤不可能,科技領域脫鉤較有可能」。

明居正提到,人權議題是中國與歐洲國家的主要癥結,但歐洲國家因烏克蘭戰爭對俄羅斯祭出制裁,自身經濟也受到影響,可能會回頭尋求中國幫忙。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強調,中國也依賴能源、糧食進口,且這牽涉經濟、維穩,推測「兩會」後可能逐漸放寬「清零」政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