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鬥爭精神、不安全感與戰鬥團隊——以毛澤東為師,青出於藍勝於藍

2022-11-01 12:00

? 人氣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落幕後,習近平率領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朝聖(AP)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落幕後,習近平率領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朝聖(AP)

習也將中共的鬥爭精神發揚光大,運用於外。他放棄鄧的韜光養晦方針,固因中國國力到他手上累積壯大,再想像頭大象藏在樹後很難,但他主動出擊,以鬥爭精神處理對外事務,重塑外部環境,有很大關係。鬥爭精神引起了美國和西方的警覺,讓美中衝突提早到來。外部環境的惡劣,特別是美國對中國圍堵的加強,又進一步強化了他的鬥爭精神和對全黨的鬥爭要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十大報告隻字未提美國,卻處處針對美國

習的鬥爭精神和他的危機感或官方說的憂患意識是相伴隨的。過去十年,他不斷向黨員幹部強調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並用「黑天鵝」、「灰犀牛」來告誡全黨。二十大報告也重複這些表述,要求全黨「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外界注意到,此次報告對安全的重視超過上次,不單是政治安全、政治風險習要考慮,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產業和供應鏈安全和風險等都不能掉以輕心,時刻提防。這些安全風險很大程度上又和美中的對抗綁在一起。有觀點認為,二十大報告隻字未提美國,卻處處針對美國,表面上只談成就和部署,少說問題和困難,可字裡行間又無不顯露出習的不安感和危機意識。

故而,正是內憂外患導致的安全感的嚴重缺乏,習要組建一個完全聽命於自己,承襲其鬥爭精神和意志的戰鬥班子。有人把二十大的政治局稱作戰時內閣,不過用備戰班子或團隊來稱呼也許更恰當。習接下來在未來五年或十年要幹幾件大事,其中之一可能要收回台灣,確實要求他的團隊必須以一種戰鬥的姿態和精神去面對各種艱難困苦挑戰,隨時準備迎接大風大浪考驗,在驚濤駭浪中鍛煉幹部隊伍,因而儘管現在不是戰爭年代,但須有這種鬥爭的精神和本領,否則就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幹部。

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二十大報告在有關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部分,提到選拔幹部的三個標準,即忠誠乾淨擔當。忠誠無疑是只對習的,它是首要的政治標準;乾淨是要求領導幹部廉潔,沒有腐敗;擔當用報告的話說,是注重在重大鬥爭中磨礪幹部,加強幹部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帶頭擔當作為,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唯有符合這三個標準,才能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的能力。

根據這個標準選出來的新一屆政治局,來自重要省市主政者7人,佔新當選政治局委員的一半以上,其中四人有軍工背景。他們除了忠誠,說明習還看重政治局成員的地方經驗,以及執行能力。一般來說,地方主政著要管方方面面,應對的局面比行業主管面對的情況要復雜得多,有時還會遇到突發事件,考驗他們的危機處理能力。而有軍工背景的官員,科技水平和能力比較高,同時也有很強的執行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做事講究效率,少繁文縟節。就習要實現的目標來說,他的確需要權力團隊有這些品質和能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