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汪浩觀點:蔣介石為何不否決外蒙古加入聯合國?

2018-07-22 07:20

? 人氣

作者認為蔣介石對外蒙入會案實行否決權,不惜退出聯合國,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自殺姿態,將臺灣推到懸崖邊緣,迫使甘迺迪斷絕「兩個中國」的任何安排,維持對中華民國的全力支持。(民國五十五年版/史地台灣)圖為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左一)與蔣介石(中)(取自網路)

作者認為蔣介石對外蒙入會案實行否決權,不惜退出聯合國,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自殺姿態,將臺灣推到懸崖邊緣,迫使甘迺迪斷絕「兩個中國」的任何安排,維持對中華民國的全力支持。(民國五十五年版/史地台灣)圖為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左一)與蔣介石(中)(取自網路)

1961年初,美國新總統甘迺迪上任後,國務院希望根據國家繼承理論,讓聯合國將兩岸視為中國的「兩個繼承國」,而不討論那一方代表「中國」,從而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1] 可是,臺美就聯合國代表權問題的交涉,因外蒙入會案節外生枝。[2] 蔣介石為阻止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要在安理會動用否決權,造成臺美關係空前緊張。最後關頭,臺美妥協,甘迺迪放棄推動「兩個中國」的企圖,蔣介石不否決外蒙入聯。外蒙入會案,是1960年代一場重要的外交戰,穩定了此後十年的臺美基本關係,卻也使臺灣錯失以「兩個中國」並存於聯合國來根本解決兩岸關係的機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甘迺迪(取自網路)
美國總統甘迺迪上任後,國務院希望根據國家繼承理論,讓聯合國將兩岸視為中國的「兩個繼承國」,而不討論那一方代表「中國」,從而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取自網路)

 1946年1月5日,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華民國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1953年2月23日,中華民國宣布《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失效,撤銷承認外蒙古的獨立。1955年12月13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蔣廷黼在安理會對外蒙入聯申請行使否決權,主張全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中華民國在安理會僅有的一次行使否決權。[3] 1961年4月,外蒙古和非洲法語區茅利塔尼亞申請加入聯合國,外蒙入會案再次浮上臺面。這次,蘇聯將外蒙古和茅利塔尼亞捆綁在一起,威脅說中華民國如否決外蒙,蘇聯就將否決茅利塔尼亞入會。5月初,非洲12個法語國家一致決議,倘國府否決外蒙因而妨礙茅國入會,則12國將一致與中華民國絕交,並反對中華民國的聯合國代表權。

4月28日,美國駐臺大使莊萊德告知外交部長沈昌煥,外蒙入會案提交安理會討論時,美國將棄權,並分洽各國棄權,美方估計該案無法在安理會獲得7票多數。[4] 4月30日,蔣介石自記「外蒙參加聯合國提案,美態度始終曖昧不明,其代表史丁文生誘勸我棄權不投反對票,而蔣廷黼竟信之不疑,可嘆。」[5]

5月初,蔣廷黻返國磋商,指出「對外蒙古入會我若使用否決權,則反感大;若棄權,則反感小。將來使用否決權所招致之反感,可能對我代表權有不利之影響,我不可不考慮:代表權要緊?抑外蒙古要緊?」[6] 蔣介石連續兩次接見蔣廷黻後,5月12日,沈昌煥正式告知莊萊德:外蒙案如在安理會獲7票多數,中國必予否決;如確不足7票,可考慮准由蔣廷黻代表酌情棄權。[7]

當時,為消除國府對中國代表權的疑慮,美國副總統詹森銜甘迺迪之命,於5月14日、15日訪問臺北,和蔣介石先後舉行三次會談,強調美國對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地位的支持,但未詳談外蒙入會案。[8] 5月23日,國務卿魯斯克向甘迺迪建議,給予外蒙古外交承認,互換使節,得到甘的同意。[9]  6月8日,國務院公開證實美國與外蒙古談判建交。蔣介石認為「此其動向乃對我國主權於不顧,豈不等於又一次出賣我國乎?...... 其有意侮辱我政府,不勝痛憤,乃命沈部長正式加以斥責。」[1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