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同性婚姻議題或愛家反同公投討論十分熱烈,許多人認為同志不自然,本文將透過生物學觀點探討同志是否「自然」。少見或不了解能否將之歸類為不自然?其實,自然界中同性戀是相當普遍的存在。
透過生物學的研究,人們發現相當多的物種都有同性戀行為。加拿大生物學家布魯斯·貝哲米就曾在在1999年發表了一分有關檢閱接近1,500個動物物種同性性行為的文獻,相關的例子其實不勝枚舉。根據維基百科,人們熟知的長頸鹿、企鵝、美洲野牛、綿羊等等都有同性戀(有8%的公羊在雌雄皆充裕的環境下還是選擇雄性作伴)。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的南極企鵝園有著數對同性「夫夫」,牠們甚至還成功領養並孵化了小企鵝。另外,人們較為熟悉的獅子、黑天鵝、海豚、倭黑猩猩等等,皆為研究證實有同性戀的動物。
以生物學的觀點而言,同性戀是一種近似「合作生殖(cooperative breeding)」的行為,同性配偶以提供照護等等方式,能協助族群繁衍更加順利。
若認為因同性婚姻導致少子化則是杞人憂天了,少子化的問題是起因於整體社會經濟等,導致佔人總口90%以上的異性戀生少或是不生,與總人口中不到10%的同志其實並無關係。(更何況真的要求子,也是能以代孕、人工生殖等等方式。台灣現況是已有數百對同志配偶以這些方式擁有小孩了,只差一個平等成家的法律保障而已)。
看完本文,若親友再提到同性戀不自然,請記得告訴他們,「自然界中,同性戀一直都存在著,只是生物老師沒教。」切記,自然界中上千種生物有同性行為,卻只有一種會恐同,那就是人類。
*作者為網路媒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