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壁如觀點:為了「反中」 台灣成了全球政治人物的打卡點?

2023-02-06 06:40

? 人氣

反中氣氛下,台灣成了全球政客「打卡」的熱點,圖為有意訪台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AP)

反中氣氛下,台灣成了全球政客「打卡」的熱點,圖為有意訪台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AP)

一如預料,農曆年後的台灣,兩個重要的大事件:新內閣上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可能訪台,加上2024的總統選舉,今年肯定還會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加上捲入美中強國角力漩渦,絕對熱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春節過完,新內閣在行政院長陳建仁公布了第三波內閣名單之後,也正式底定。國安團隊也有了新的調整。

雖然我不確定找一個言論極度仇中的台北市前議員加入國安團隊,能對兩岸和平有什麼貢獻,但我們的國安團隊能不能夠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的可能訪台,所造成的衝擊作出適當的應對,就會是一大挑戰。

先來說說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這個人,打著「反中」意識型態這面大旗的麥卡錫,打破美國164年的紀錄,經過15輪投票才出線成為眾議院的議長,「反中」是他從政最大的資本。據傳可能會在4月10號至15號復活節國會休會期間訪台。

麥卡錫為什麼要訪台?俄烏戰爭之下,現在台灣成了全世界政治人物的「打卡點」,只要來台灣訪問,就是快速提升自身能見度的捷徑、就是網路上的流量密碼。

而麥卡錫訪台的這個時間點,正好是美國總統卡特在1979年4月10日簽署「台灣關係法」的日子,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原本也是選擇這個時候訪台,但最後因為疫情的關係才延到八月訪台。

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裴洛西訪台,差點引發的「第四次台海危機」?所以今年如果麥卡錫也傳出要來台灣訪問的消息之後,中國民間媒體已經嗆聲:會有更震撼的行動,中國官方當然也表達強烈的反對,自然也將麥卡錫的政治聲量再往上衝一波。

但另一方面,相對於麥卡錫強烈「反中」的意識型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下個星期日(2月5號)就要訪問北京了,他一個很大的訴求,就是恢復去年裴洛西訪台中斷的八項有關軍事、氣候等領域的合作對話,特別是恢復美中之間的軍事對話,想要和中國重新修補關係。

但是,隨著麥卡錫訪台消息的傳出,中方會願意把停止的軍事溝通管道恢復嗎?中方一定會質疑美方是不是要藉由麥卡錫的訪台搞兩面手法?當然,布林肯也會說,麥卡錫是在野黨,執政黨管不了,但中共會這麼輕意就放行嗎?麥卡錫就算是反對黨,但他和裴洛西的政治繼承順位都是第三位,有不一樣嗎?

雖然在經濟上,美國不斷的受挫,在政治和軍事上仍然抵制中國,但是顯然效果有限,烏俄戰爭仍舊持續,中國也繼續他的「強國外交」。

再回到這次美國國會有18位眾議員(18/435)共同提案,敦促拜登政府摒棄過時的「一中政策」、承認台灣獨立。

美國眾院的「中國特別委員會」(全稱為: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甚至還考慮來台灣舉行聽證會,並且發表文章,承諾「將讓協助台灣自我防衛成為急迫議題」。為了聲量,甚至呼籲邀請蔡英文赴華府並在國會致詞,這樣的氛圍,美國國會頻頻出招,是不是讓布林肯很為難?美中雙方的關係能樂觀嗎?台灣對於麥卡錫的來訪,究竟是要高興還是緊張?會不會有更多的飛彈飛過台灣上空?是不是還要再演一次「千萬別抬頭」?

國際關係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很多,美中台之間,絕對沒有真正的友情,也可能沒有永遠的敵人。

紛紛擾擾,熙來攘往,唯利而已,怎麼維持台灣在國際情勢中的價值與定位,是執政者應該要努力的方向。一昧以「仇中」來煽動戰爭,又或是把台灣推向地表最危險的熱點,都應該是執政者要避免的錯誤。

*作者為前立法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