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30日傍晚在蘋果日報發表「面對第三勢力,民進黨須展現準執政氣勢」一文,柯在文中挑明道,對台聯為激化選票,一再杯葛「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付委審查,「領導者應展現準執政胸懷,大無畏為己身政策辯護,否則難以與其形成市場區隔。」
立院本會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便主導,讓民進黨團得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列為優先法案,民進黨正式提名蔡角逐2016總統大選時,蔡也在記者會上宣示,要推動監督條例立法,不過,一度支持讓此案付委的台聯,近來卻不斷屢以反對國民黨籍召委張慶忠主持審查會杯葛,即便朝野協商時,一度達成張慶忠掛名主席,由另位國民黨立委邱文彥代理主持議事,台聯仍不讓步。
面對台聯立場強硬,柯文提及「領導者應展現準執政胸懷,大無畏辯護」,期許蔡勇於論辯民進黨立場意味濃厚。
柯在文中坦言,為兌現太陽花學運「先立法、後審查」的政治承諾,以及為2016執政考慮,民進黨必須讓延宕已久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交付委員會審查,這是作為一個準執政政黨無可迴避的課題,但台聯還是一再為其激化選票策略而一再杯葛,「對此,領導者應展現準執政胸懷,大無畏為己身政策辯護,否則也難以與其形成市場區隔。」
柯指出,民進黨曾執政過,深刻感受身為執政者所須具備的承擔何在,2008迄今,歷任黨主席也一再以曾執政的在野黨自許,並誓言重返執政,這就是與作為純粹在野監督的其他第三勢力政團間的主要區隔所在。
民進黨與台聯 長期競合關係
柯說,在他主導操作的國會在野聯盟歷史經驗上,民進黨與台聯一直不乏競合關係,在2012年反美牛抗爭時,台聯為搶主導權往往激進化,缺乏議事鬥爭策略,例如主張將《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法逕付二讀,如此其實是窄化戰場,或一再對總質詢進行肢體杯葛,淪為為抗爭而抗爭,還需勞動民進黨團以朝野協商為其解套。
柯也說,在野期間,民進黨立院黨團做為主要政治承擔者,須以理性質詢監督、尊重朝野協商為主軸,占據主席台、夜宿議場等抗爭手段其實只是策略;這樣的交叉運用手段見諸過去幾年來的反美牛、反核四詐騙公投、反服貿等抗爭,民進黨與台聯及親民黨,甚至立法院長王金平間,也有效組成對抗馬政府的在野聯盟戰線,這是一種既合作亦維持分歧的關係。
柯也提問,面對2016大選及第三度政黨輪替,民進黨與泛稱第三勢力如台聯、時代力量、社民黨及其他政團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民進黨如何在再度準執政浪潮中維持主體性?又與第三勢力保持對抗國民黨的聯盟關係?面對即將到來的後2016國會版圖變化,可能形成的各黨不過半,以及如何面對為求生存而行動更為激進化的各個小黨,勢必將嚴峻考驗未來的執政者,作為準執政者,能不未雨綢繆思考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