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業中觀點:如何理解美國對中「去風險、避脫鉤」的新思維?

2023-07-12 07:00

? 人氣

2023年7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與駐華大使伯恩斯在北京舉行的氣候金融圓桌討論會上發表談話。(資料照,美聯社)

2023年7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與駐華大使伯恩斯在北京舉行的氣候金融圓桌討論會上發表談話。(資料照,美聯社)

繼五月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委辦公室主任王毅會晤後,國務卿布林肯與財政部長葉倫分別於六月及七月訪問北京。一時之間,美中似乎走出了氣球事件以來的負面氛圍,而「去風險、避脫鉤」似乎成為主旋律。美方近期所稱的「de-risking, not decoupling」,本文認為若譯為「去風險、避脫鉤」,應較多數媒體所稱的「不脫鉤」更為貼切,主要原因在於美中之間的結構性競爭關係,恐怕不是單方面主觀意願所稱「不」就不會脫鉤,且雙方其實都已逐步將雞蛋放在其他籃子裡,但為盡力避免人為硬脫鉤所可能衍生的成本甚高、結果不確定,故避免硬脫鉤應是雙方現階段共同的目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對中仍有和緩或強硬派別?

在對中政策上,美國政策圈與智庫過往有所謂的熊貓派以及屠龍派,來表示對中和緩或競爭之別,但隨著美中關係變化及川普上臺,華府幾乎已找不到熊貓派的蹤跡。美國媒體去年一度報導,拜登政府內部對中分為兩派主張,國安會多為鷹派,而氣候變遷大使凱瑞與商務部長雷蒙多則較溫和。

由於國債問題,葉倫對中立場也轉為務實。依據美方統計,外國持有美債比例於2014年達到巔峰,約占當年度美國整體債務的三分之一;而2022年外國持有部分占整體債務的23.2%。在過去20年中,日本與中國是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2008年中國首度超過日本成為美債最多之海外持有國,直至2016年日本重回第一,而其後兩年短暫變化,2019年迄今最大持有者則是日本。

證諸本次葉倫的訪問,美國目前確實是將「去風險、避脫鉤」作為對中政策的主要軸心。在「去風險」方面,拜登希望降低美國投資可能被用來資助中國軍方的風險,而日後這類投資篩選或管制將明確侷限在有特定憂慮的範疇,這將有助降低美中互動的不確定性。在「避脫鉤」方面,葉倫強調美中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脫鉤將對兩國與世界帶來高度的不穩定。這樣看來,拜登政府目前對中應是以務實派之主張為主。

今年是美中關係重要轉折期

針對葉倫的說法,中方希望「去風險」不是脫鉤的代名詞,同時希望後續美中互動將以「兩國元首峇里省會晤重要共識」作為定海神針。美國方面不斷呼籲中國作為大國要採取負責任的作為,但中國方面認為美中須相互尊重、平等對待。不過,美國作為亞太經合會(APEC)的主辦國,而中國今年的外交重點就是需要讓習近平能風光參加領袖高峰會,美國也希望能促成拜習再會,使雙方必須認真考慮對方的立場。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康達日前提到美中資深官員互訪將越來越頻繁,此等目標應是脈絡之一。

美國過去有所謂兩黨一致外交政策的傳統,而在社會日益極化的情況下,當前民主黨與共和黨在氣候變遷及移民問題上嚴重分歧,但對於中國以及產業鏈重新調整則具有共識。對臺灣而言,六個月後的總統大選必定是美中推進今年雙邊關係的重要關切,從美國的角度而言,如何透過單方面政策微調而非美中共管,以達成去風險、確保臺海穩定和平之目標,將是其重要考量。

*作者為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