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華志觀點:從雞蛋之亂到雞蛋羅生門─典型的台灣故事

2023-09-18 06:40

? 人氣

在台灣某些物價很容易受到媒體的無限擴大,「十幾年前,每一次颱風過後菜價變貴就會是大新聞。最近好像沒有這樣了。可能人民發現菜價自然會平衡。太貴的時候不要吃就好了。」吳教授提醒我要好好寫這個議題,因為他認為如果台灣民眾對經濟學的了解提升的話,不但是雞蛋,這一類的問題都會不藥而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不知道我寫這個有多少人會看。」

「不是,你就給我好好的寫,因為這個很重要。」

既有利益受惠的空間

事實上雞蛋之亂早已經演變成食安問題了,好像這兩天大家也不再討論超思而是擔心自己家會不會吃到壞蛋。當然這可以理解,因為健康很重要。但我還是在找那把「還在冒煙的那把槍」。農業會把專案給超思到底是不是圖利廠商?

「這種事情是非常難找到直接的證據的,我們不如詢問爲什麼農業部選擇用專案的方式開放進口」,吳教授跟我說,「農業部有相關的專業評估和監督這方面的業務嗎?他們是沒有的。」

不管原因是什麼,採取「專案」這種方式進口,就給跟農業部關係比較好的廠商相對的優勢。「你可以假設在台灣如果一件事情有空間讓既有利益受惠,那既有利益就的確會受惠。」

雖然台灣媒體對這個議題有非常大量的報導,很多時候這些報導的方向反映著媒體本身的立場。於是綠媒會盡量幫政府護航,而藍媒則是地毯式的轟炸,有料沒料的東西一起報。雞蛋之亂升級為雞蛋羅生門。

貪污的形狀

我之前有機會訪問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因為我主要關注的是能源的話題,我們在討論台灣綠能到底有沒有廣泛的貪污。

「你報導那麼多,你難道看不到嗎?」李鴻源問我。

我回答他我的確聽到很多人這樣說,也看到很多似乎挺奇怪的事情發生。可是我總是找不到「還在冒煙的那一把槍」

「那你是找不到的。但你要看,在很多不同的領域是不是有相似的奇怪事情在發生?是不是一個一樣的形狀?貪污的形狀?」

我不是雞蛋的專家。就算真的有「還在冒煙的那把槍」一定會是像Lin Bay 好油之類的內行人翻出來的,不是我。但我的確看到了「貪污的形狀」。

對我來說更重要的事,在雞蛋之亂裡,我看到了台灣更多問題的形狀:政府干擾物價導致一大堆更嚴重的問題延生,藍綠惡鬥導致與論分歧失焦,甚至生產規模過小,無法支撐技術升級也是台灣常見的問題。

雞蛋之亂看似撲朔迷離,但其實也很簡單─這就是一個台灣的故事。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