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兩岸雜聲停不住,輕舟難過萬重山

2023-10-20 06:4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出席國慶典禮,並發表談話。(資料照,陳昱凱攝)

總統蔡英文出席國慶典禮,並發表談話。(資料照,陳昱凱攝)

大陸商務部以「本案情況複雜」為由,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延長3個月,延至2024年1月12日止,恰逢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天,引發更多政治聯想,台灣經濟部對此表示,將秉持開放態度,願意與中方在WTO架構下協商與處理,政府也會作為產業後盾,協助業者因應各種發展情況,雙方持續過招,無法樂觀,在蔡政府信用已臨破產之際,民眾很難相信蔡政府已經做好,應對大陸可能在貿易壁壘調查後給予經濟上的回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兩岸分離現況,使得兩岸經貿往來始終被賦予政治意涵,例如過去大陸對台諸多優惠措施如惠台31條、農林22條、ECFA等等,希望能以經濟促統;如今因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儘管蔡總統在最新雙十國慶講詞中提到「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但是大陸官方並不領情,仍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兩岸關係沒有緩和跡象,中共對台經濟施壓仍然會持續。

大陸官方既已初步認定台灣涉嫌違反「非歧視原則」和「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WTO相關規則,後續行動是否會向WTO申訴,基於政治、時效、經貿等考量,可能性不高,恐難如蔡政府之願;大陸官方很可能不走WTO途徑,逕行做出單方面制裁包括報復性關稅(提高懲罰性關稅)或非關稅壁壘(採取限制性進口措施)主動權在陸方;若對岸仿效台灣禁止大陸2,509項貨品進口方式,也相對禁制台灣「相同項目」的貨品對其出口,影響範圍及程度,將遠超過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恐遠超過政府評估最大損失的205億美元),正值台灣出口已連12個月負成長. 今年1-8月累計外銷訂單比上年同期減少19.1%之際,陸方回擊貿易壁壘的做法,無論輕重對台灣經濟都是一種衝擊!

無論2024總統大選結果為何,大陸都會對台灣貿易壁壘做出回應,只是力度不同。若賴清德當選下一任總統,兩岸關係恐怕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後果自然由全民來承擔。陸方主動啟動全面對台貿易壁壘調查(項目高達2509項,範圍涵蓋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與紡織品等),用意在敲山震虎,明白宣示若台灣執政者繼續朝台獨之路前行,大陸對台“單方面讓利時代”將結束,特別是大陸官方一再強調絕不容許「吃大陸的飯,砸大陸的鍋」,再不好好處理,將對台灣的經貿產生重大衝擊(2022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1565億美元),而台美日前雖已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並不能補償失去大陸市場的損失!

面對陸方可能的經貿報復,對中小企業和農產品衝擊程度不同,在農業方面,蔡政府應對方案,很可能又是採大撒幣模式,一方面循過去設置養豬產業百億基金方式,提出更高金額的產業救濟基金,來暫時安撫民怨,對產業的實質升級及競爭力提升助益有限(台灣養豬規模呈現萎縮),且更容易產生弊端;另一方面採分散農產品外銷市場,大撒幣結果雖然取得若干短暫表象的成績,如2022年外銷美國農產品總值占17.5%居首位,外銷日本農產品總值占16.3%     中國大陸占12.9%落居第三(大陸禁令未解),但2022年外銷中國大陸農產值較2021年減少4.430億美元,2022年外銷美國農產值較2021年亦減少742.5萬美元,只有2022年外銷日本農產值較2021年增加8488.6萬美元,仍然無法填補失去中國大陸市場的損失;何況中國大陸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農漁產品生產及進口市場(2022年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額為2,360.57億美元居全球首位,美國居次,德國第三),且台灣擁有語言文化和地利之便,自不宜輕言放棄;尤其兩岸經濟與貿易高度相關,兩岸貿易占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約30%,卻只占大陸對外貿易總額約5%而已,如果未來兩岸開始相互課稅的話,台灣遭受到的損失明顯大得多,萬一兩岸真的發生貿易戰爭,對台灣的貿易與經濟的傷害,勢必遠大於對大陸的傷害。

鑑於經貿是政治的延伸,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緩和兩岸緊張關係,以溝通談判取代對抗封鎖,不當美國抗中的馬前卒,畢竟以今日情勢,美國仍然無法取代大陸市場,而兩岸經貿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兩岸經貿若脫鉤斷鍊或許是台獨支持者及美國所願,卻會傷及多數企業及民眾的生計,選民務必看清現實,為了自己踴躍出門投票並把票投給有能力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的總統候選人!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