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印象517是「國際反恐同日」,但實際上它是「國際反恐同、恐雙、恐跨日」,對性/性別少數的歧視,並不是只有針對能見度最高的男同志而已,這篇文章就是介紹目前除了恐同以外,比較明顯存在對性/性別少數的歧視。
社會的崇陽貶陰-論厭女、恐娘
厭女(Misogyny)是針對女性的歧視;恐陰性(Femmephobia),簡稱恐娘,是針對陰性特質與具有此特質的人事物的歧視。
我們普遍活在一個父權(Patriarchy)的社會,以男性/陽性為權力的中心,女性/陰性則被視作附庸,是次一等的,所以女性/陰性的各種特質也遭受貶抑,相反的,男性/陽性特質則被視作是好的、被鼓勵與稱讚的。舉例來說,「像個女孩」與「太娘」就被視作是貶義,以及「娘砲」、「娘娘腔」等羞辱用詞,這就是厭女與恐娘的典型展現。
男同志社群文化中也很常見厭女與恐娘的現象,「異男樣」與「拒C」(C,意指Sissy,對陰性男性的貶稱)就是最常見的模式。
被遺忘的黑色三角形-論恐拉
恐女同(Lesbophobia),簡稱恐拉,是針對女同志(Lesbian)的歧視。
社會普遍認為男同志比女同志更受到歧視,似乎女同志可以公開牽手與接吻;男同志卻不能。但事實上未必是如此,女同志所受到的歧視不只有恐同,還有因其女性身分遭受的歧視-厭女,受到同時因女性與同性戀雙重弱勢身分的交叉歧視。
像是女同志會因組成都是女性,更難在父權社會取得經濟資源。女同志也常遭到來自男性的色情化與凝視,多數女女商業色情片並不是給女同志看的,而是用來取悅男性的。還有一種針對女同志的性暴力,矯正強暴(Corrective rape),某些異性戀男性會用「改正對方的性取向」為由對女同志施以性暴力(相反地不太會有異性戀女性對男同志施以性暴力),而這種行為與性慾未必有關,不符合異性戀男性慾望想像的「T」也常常是受害者,因為她們被認為在「學男人」,崇尚陽剛,但卻又被認為女人終究是女人,學得不像,也永遠不可能超越男人,卻威脅到所謂的「男性特權」,因此施以性暴力。
世界上最著名的恐拉的事件-納粹集中營,而繼彩虹旗之後第二廣為人知代表同志的符號-「粉紅三角形」,它是納粹迫害男同志的符號;女同志則是被標註「黑色三角形」,但這卻鮮為人知。
雙重暗櫃-論恐雙、恐泛
恐雙(Biphobia),是針對雙性戀(Bisexual)的歧視;恐泛(Pansexualphobia),是針對泛性戀(Pansexual)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