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大選》夾在中國與台灣之間,「冷戰前線」的年輕人有深深的無力感

2024-01-09 17:06

? 人氣

這樣的歷史變遷造就了金門和台灣島之間的差異,令許多老一輩金門人並不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在台灣島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中,本土意識越來越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吳偉國希望將台灣島和金門兩地之間的聯繫建立起來,通過展示多元化的金門生活,打破固有的印象。

「我希望能夠在閩南古厝這種傳統建築裡邊呈現一個分享故事的空間,分享給金門本地人,或者從(台灣)本島來的遊客」,吳偉國說。他將自己的民宿空間開放出來,舉辦各類講座和興趣小組。曾涉及到的主題包括無核戰爭、西班牙油畫修復、滑雪等等。

「分享故事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建立我們之間的連接,如果這個連接能夠越建越深,我們就不會那麼容易分開。」

在金門瓊林村,坐落著許多閩南式風格的古厝。
在金門瓊林村,坐落著許多閩南式風格的古厝。
金門古寧頭的傳統風格建築群。
金門古寧頭的傳統風格建築群。

由國民黨轉為支持民眾黨

金門長期泛藍,然而即便是在國民黨鐵票倉的家庭,年輕一代與老一代的不同觀念也在帶來改變。

在金門鎮鬧市區有一間文具店,四周環繞著混凝土鑄成的現代式住宅小樓,外表看起來很普通。然而走到貨倉背後,會發現這是一座古厝改造成的建築。中庭是小型四合院,正對著的,是擺滿祖先牌位的祭祖屋,屋內兩旁放著四張厚重的太師椅。

這裡是「汪寓」,一個典型的世家大院。汪氏祖先自清朝就落戶於此。

36歲的汪松威是汪氏家族年輕的一代。他的祖父輩靠文具生意起家,在國民黨退守台灣後與軍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那時候我們家的生意遍及到金門,只要是有駐軍的地方,都需要大量的文書,他們都會來我們家拿,或者請我們家送」,汪松威說。

36歲的汪松威出身金門世家,他對中華文化有著很深的情感認同。
36歲的汪松威出身金門世家,他對中華文化有著很深的情感認同。

他的外公是國軍,隨國民黨一起撤退到台灣,媽媽在眷村出生、長大。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汪松威從小就對中國大陸產生了極高的情感認同。他在台北出生、長大,10年前回到家鄉金門。

他回鄉後加入了國民黨的競選團隊,但今年大選期間,他改為支持民眾黨,為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和該黨在金門的立委候選人助選。

「老一輩人的思想狀態比較偏向於傳統的中華文化,而我們這一代比較多元,」汪松威說,「這種轉變並不意味著,我完全認可民眾黨的意識形態,而是我討厭另一個,我想換一個方向、換一種新的認同,也許是可以的。」

「我思考的是具體的政策,在實質上是不是對我們有幫助。」

在金門這個靠近大陸卻遙望台灣島的地方,實質的政策支持對居民來說尤其重要。比如在經濟上,與台灣島做生意的成本和複雜性遠遠超過與廈門直接通商。在醫療上,金門只有一家醫院,對於人口年齡偏大的金門來說,長遠來看弊大於利。就連每日的垃圾處理,也需要垃圾車連夜送往台灣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