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馬英九訪中政治效應─聚焦「避戰謀和」!

2024-04-03 07:10

? 人氣

前總統馬英九1日率團訪問中國大陸,行前發表簡短談話。(顏麟宇攝)

前總統馬英九1日率團訪問中國大陸,行前發表簡短談話。(顏麟宇攝)

兩岸同慶祭黃陵,心手相連情更深。

河山九州傳古德,血脈相承綿萬春。

祖先福佑百業興,文明傳承代代新。

華夏大地記載史,和平共榮耀中華。

筆者以這首詩詞表達兩岸同胞共同祭祀軒轅黃帝的美好願景,強調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傳承與情感紐帶,以及對和平共榮的美好祝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已於4月1日至11日,率臺灣青年二度訪問中國大陸,公開行程有廣東、陝西、北京等地尋根、交流,參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等活動並參訪,是否外傳將與習近平舉行「習馬二會」,倍受關注。

如今台灣又是改朝換代前夕,就在「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就職之前,馬英九有別於去年祭祖之行,這次定調為「和平之旅」。馬辦執行長蕭旭岑語帶玄機地說:「我們希望能再與老朋友碰面」,又說乃是「應大陸方面邀請」。誰是「老朋友」?誰又是「大陸方面」?若將兩者聯繫起來思考,答案呼之欲出,更凸顯馬英九此行意義重大。若能聚焦「避戰謀和」,傳達台灣人民希望兩岸和平的多數民意,馬英九訪中的政治效應,期望兩岸朝和平發展的良性方向,才能共創和平共榮的空間!

「祭祖交流」到「和平之旅」 籲兩岸避免戰爭

去年(2023年3月27日至4月7日)馬英九以個人身份赴陸祭祖,並帶台灣青年學生前往交流。同一時間蔡英文則是出訪過境美國,並與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閉門會談。儘管雙方都否認有互別苗頭之意,但從客觀意義來看,馬蔡兩人分別踏上大陸與美國,正象徵台灣問題在中美政治角力拉扯下的縮影,台灣究竟應該一面倒向美國,還是維持良善健康的兩岸關係,這個問題並未隨著民進黨長期執政化而能輕言論斷,大陸仍是台灣尋求安身立命無法迴避的巨大命題。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謁中山陵寫下「和平奮鬥振興中華」。(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謁中山陵寫下「和平奮鬥振興中華」。(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馬英九表示,孫中山先生對中國的貢獻無人能及,此行融合其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主張,呼籲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而今(2024)年在520前夕訪陸,凸顯台灣需要對美關係與兩岸關係相互平衡嗎?這對兩岸和平台灣安全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兩岸新聞熱播 網民肯定交流

對於馬英九訪陸行程,馬英九辦公室25日已向台總統府送件、報備。台灣府方回應,25日上午已收到馬英九的出訪申報,府方尊重馬英九個人行程規劃,後續將洽相關單位,就馬英九此行的安全等事宜,給予必要協助。在野國民黨立委則認為,兩岸情勢因金門翻船事件更為緊張,馬英九出訪帶來和平契機。內地各新聞網站也在第一時間報道推播,許多內地網民留言,「期待馬先生一行尋根交流,緩和兩岸關係」。

在台灣方面,在此情勢下,無官一身輕的馬英九再度登陸,有望會見「老朋友」,也就意味著兩岸關係還「有戲可唱」。既然「務實台獨工作者」對大陸無路可走,那麼兩岸的和平穩定便維繫在民間各路「有識之士」的相向推動。

被視為「美國監軍」的準副總統蕭美琴,日前低調出訪美國與歐洲,專家多認為其目的在於降低歐美各國對兩岸局勢的疑慮。但其實這也透露出賴蕭新政府無法在兩岸關係得到突破,只能依循站隊西方「民主陣營」政治意識形態的老路。

馬英九再訪大陸的「和平之旅」,網路民調有超過7成網友持樂觀態度;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也有4成年輕世代肯定馬的表現。顯見台灣社會並不反對兩岸關係的正常開展,新興世代更是撕下了「天然獨」標籤,不再緊跟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步伐。因此,去年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師生回訪台灣,民進黨政府最後也只能順應民意而開門歡迎。

在中國大陸方面,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權威官媒,3月25日皆在第一時間推送馬英九訪問的報道,內地網民留言歡迎馬英九二度登陸訪問,「都是華夏子孫,應多走動、多溝通、多交流」,「兩岸青年加強交流很有必要,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歡迎馬先生,兩岸一家親」,「對話比對抗好」,「增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和平發展」。

3月27日上午,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再次對馬英九先生來訪表示,我們會妥善做好馬先生此行的相關活動安排。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弘揚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包括兩岸青年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自然應該多來往、常走動,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我們歡迎臺灣各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常來大陸參訪交流,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造福兩岸同胞。

如何創造兩岸和平環境,站在習近平的立場,他考慮的問題必須方方面面。因此,當前不論是中美關係、俄烏衝突、中東以巴衝突等問題,都不希望這個時候,讓美國及西方國家轉移焦點,幫美國解套俄烏衝突或是中東之危,大家注意力就轉到東亞地區來了。習近平現在想要創造一個想像空間就是「以和促統」,兩岸還有和平討論的機會,不至於兵凶戰危。「民進黨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焦點一:紀念黃花崗與黃埔精神的傳承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3月(31)日公開的行程,馬英九前總統將於4月1日至11日,率領「大九學堂」20名青年學子,前往中國大陸廣東、陝西與北京,進行為期11天的參訪交流。首站預計在廣東停留3天,除了參訪中山大學與師生交流外,還會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參觀國父孫中山先生故居紀念館與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以及參觀大疆公司、騰訊公司、比亞迪公司及港珠澳大橋,預計4月3日晚間抵達陝西。

黃花崗起義,是中國同盟會於1911年4月27日(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中國廣東省廣州發起的一場起義。起義中的死難者被同盟會會員潘達微組織社會力量安葬於紅花崗。民國成立後,農曆三月廿九日即為革命先烈紀念日。1943年國民政府將3月29日定為中華民國青年節。

2024年又欣逢「黃埔建校百年大慶」,兩岸黃埔人「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黃埔軍校走過百年歷程,櫛風沐雨,無數黃埔愛國志士為了信仰、理想前仆後繼。今天,隨著歲月的流逝,黃埔軍校先賢先輩已經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歷史的記憶;但黃埔精神薪火相傳卻穿越時空,傳承至今,繼續散發著無窮的魅力,產生著久遠的影響。

黃埔軍校的創始人孫中山先生告誡廣大黃埔同學:「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台灣還未回歸,國家尚未統一。民進黨「以武謀獨」、「倚美抗中」,註定與中華民族大義背道而馳。孫中山先生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在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就是說實現民族富強之路「中國夢」,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時、勢、法、理、義都在支持海峽兩岸實現國家統一。

焦點二:祭黃帝陵扭轉中華民族認同

蕭旭岑表示,4月4日上午,馬前總統將率全團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並預計在陝西停留4天。除了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法門寺、大慈恩寺(大雁塔)、陝西歷史博物館及西安國家版本館,也將參訪楊凌智慧農業示範園、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前往馬援祠及馬援墓尋根。

馬英九即將啟程的訪陸之行,特意安排至陝西參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國台辦還使用了「尋根」,以及「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等詞作為形容,將馬英九此行對兩岸關係的政治性往上提高,有別於去年行程謹守「回鄉祭祖」的定位。

「祭黃帝陵」此舉在台灣歷史上可說具有相當高度的認同涵義。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復歸中國版圖的翌(1946)年,台灣仕紳林獻堂、陳逸松、丘念台、葉榮鐘等人,即組織「台灣光復致敬團」至陝西耀縣遙祭黃陵,強調「敬告中華始祖,台灣已重歸祖國版圖」。

筆者認為,對於民進黨推行「去中國化」多年,不承認「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身份,甚至對「中國人」的認同拒而遠之。因此,馬英九此次帶領台灣年輕學子,飛赴陝西「祭黃帝陵」,延續了其前次在大陸期間不斷自稱「中國人」的做法,可望藉由「祭黃帝陵」進一步對台灣社會、尤其是台灣青年的認同「撥亂反正」,都讓這次訪問充滿了歷史內涵與政治象徵意義。

焦點三:聚焦「習馬會」為兩岸關係載入史冊

蕭旭岑指出,訪團預計4月7日下午抵達北京,展開此行第三站的訪問。在北京期間,除了前往北京大學參訪交流外,也會參觀八達嶺長城、北京故宮、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及盧溝橋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另外還將參觀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冰絲帶」(國家速滑館)及「鳥巢」(國家體育場)。

2015年馬習會、馬英九、習近平。(林瑞慶攝)
2015年馬習會。(林瑞慶攝)

回想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兩岸領導人會晤後,時值馬英九即將卸任之際,沒過多久民進黨蔡英文即登上總統大位。接下來的8年,兩岸關係從蔡英文一份「未完成的答卷」開始,一路向下崩跌,再加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及中美大國博弈的推波助瀾,蔡英文走上了「親美抗中」路線,台灣成為「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如今看來,九二共識睽違32年,前總統馬英九的訪陸「和平之旅」2.0登場。此行令外界最大的期待,莫過於「馬習二會」能否成真,一圓2015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對馬英九「後會有期」的承諾。在當前台灣被公認為世界最危險地區,成為更危險地區,似乎在塑造一個和平的角色,這個形象當然是想要打造促進和平的面向。

兩岸情勢緊張 馬英九盼化解敵意

蕭旭岑表示,此行最重要是延續去年開始的兩岸青年學子交流,讓兩岸民間敵意減緩,避免未來走向衝突。馬前總統期盼透過這次訪問大陸,推動兩岸更多交流,促進兩岸民眾福祉,同時也能穩定兩岸關係與區域緊張情勢。

特別是「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將於5月20日正式就職,而其副手、曾被國台辦兩度點名為「台獨」頑固分子的蕭美琴,近日又密訪美國與歐洲若干國家,國台辦痛批「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變著法子搞所謂『外交』突破,服務於『台獨』目的,損害了台灣同胞根本利益」。馬英九如在兩岸局勢劍拔弩張之際,與習近平展開第二度會面,對兩岸關係來說意義確實不同凡響。

筆者認為此時「馬習二會」若成,有緩和兩岸兵凶戰危情況。至於馬英九此行有甚麼政治目的,馬英九過去一直主張「九二共識」,展示出應該跟中國進行議和,而這個立場也呼應了習近平近期在處理俄烏戰爭的「和平」倡議,更能為兩岸關係續寫歷史新的一頁。

*作者為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講座、教育工作者,現為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副總會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