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出去走走(巴約訥):《冬日朝聖之旅》選摘(2)

2024-04-22 05:10

? 人氣

我沒如預期中那樣崩潰,反而陷入深深的沉默中,在那個世界,我無法原諒自己。我知道人生不會重來,所以更加安靜不說話,僅是深呼吸。可我相信,沒人會真正死去,只是換個地方體驗,久別重逢的奧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多年來,我逐漸變得麻木,有體無魂,對什麼都無感。在社會上,逼自己努力達成別人期待,對任何事,點頭說是,面對指責,委屈吞肚裡,回到家沉迷在手機上,反覆觀看網紅影片,越看越空虛,所謂「活死人」大概說得就是我,日復一日。

我覺得生命像一隻慘白的骷髏爪,緊掐著我的咽喉,窒息感極重。

我問自己,為何人終其一生追求財富、名聲和地位,死後卻歸於塵土,能帶走什麼?在社會上,充斥各種逢場作戲,阿諛奉承,心機算計,面對他人惡意,最好的方法是忍氣吞聲?如果人生是為這些存在,終極意義是什麼?活著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我渴望改變,但不知怎麼改變,想多做什麼,卻不知能做什麼。我感到自己既無專長,也無興趣,對未來的方向毫無頭緒。我越來越討厭這個世界,討厭所有人,更討厭自己。我感到生活乏味至極,一無是處。有時會浮現絕望的念頭,覺得「死掉算了」。

同年,我大膽選擇裸辭,拋棄一切,毫無退路。在四十二歲的年紀做出這個決定,我不知道該說自己勇敢,還是愚蠢,又或者是逃避生命。

管他去死,我要出去走走。 

宇宙訊息

離開年薪百萬、步步高陞的工作,整日無所事事,每天必做地,大概是走進咖啡店點杯咖啡,與時間一同靜坐,觀察窗外人來人往,風起葉落,沉思怔忪,感受生命一點一滴逝去。

我不確定下一步何去何從,但人生是不是「先發生什麼,隨後才會觸發什麼」?就像一連串相互關聯的任務,比如辭去工作後,一位十年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發來訊息,邀約見面,究竟是什麼風把他吹來?

如果是以前,因工作時間,我或許難答應邀約,反倒如今空閒卻讓我有機會探索另個世界。我無法解釋這一切,只能歸類為「宇宙訊息」,待你轉變人生劇情,好戲上場。

朋友名叫麥可(Michael),擁有高大的身形,和藹的面相,爽朗的笑聲,他攜帶著美麗孕妻來赴約。儘管久未見面,但因投緣便很快親切熱絡起來。麥可建議,「你應該去走一趟朝聖之路,我不久前剛走過,你現在有時間,正值冬季,路上人少,我是從西班牙的萊昂出發,一路走了好幾百公里,遇到了許多難以置信的故事。」朋友細數路上趣聞時,我靜靜聆聽,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大。

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傳奇的一條路?

走朝聖之路最大的挑戰,就是「決定」這一步,會因各種擔心而猶豫不決,裹足不前。然而,從決定、準備到出發,我只花了約兩三週時間,可謂迅速如「閃電」。我參加「修女也瘋狂」的座談會和群組,聽過來人尚志、小凱等人現身說法,熱心叮嚀,讓我倍感激動,隨即上網訂購機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