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俄羅斯東望,台灣進入「射程」

2024-05-07 06:00

? 人氣

當前的南海問題,同樣事件若發生在俄羅斯身上,拖走仁愛礁破船就完事了,不會拖沓數十年。但從大局著眼,這種「靈活性」的硬氣會產生不良後果,從而衍生更多麻煩,因此,北京需要朋友挺身而出,幫忙做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從而彌補自身靈活性之不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何在不損及大國形象的同時,展現小國的靈活性,是北京當下的重要考題,而這也就是莫斯科的機遇 —— 以互補性強化「背靠背」的效果。

台灣問題,北京不會希望任何第三方干涉,但這不代表一概拒絕來自第三方各種形式的支援。美國戰略已從打台灣牌,轉而藉由打南海牌與東海牌來「包裹」台灣問題。對此,中方的基本因應是緩和日韓菲的關係破解美方圖謀,以時間換取空間,避免區域陷入軍備競賽。但好言相勸必然效果不彰,需要第三方的力量硬氣制約日韓菲,而莫斯科就是不二之選。

日本與南韓,長期受到北韓問題制約,因此俄方積極深化與北韓的關係,能有效在東北亞形成恐怖平衡,制約日韓過度軍國化。而隨著俄羅斯與東南亞的經貿關係趨向熱絡,南海問題也成了莫斯科集中關注的領域,其所投入的資源也有助於維穩東南亞局勢。

換言之,美國在東海與南海施予的壓力愈大,中俄為反制美國而產生的合作就會愈多樣,日韓菲的壓力也就會愈大。而中俄合作的要領,即中方為顧大國形象而不願涉入的風險,由俄羅斯出手試水溫。此即「中國之劍」的現實意義。

並非俄羅斯願當中國小弟,而是莫斯科能利用新的自我定位,站在中國肩膀上謀求自身發展,同時促使世界多極化局面得以實現。俄羅斯不是小國,但在被西方大力抵制後已沒什麼「大國包袱」,反過來看,這就是當前莫斯科的優勢。

在這樣的戰略態勢下,美國「武裝台灣」,並打造東海,台海,南海的「三海聯防」,形同為莫斯科的東亞戰略鋪了紅毯,而我們將會察覺俄羅斯在東亞問題上取得一定的發言權。簡單說,台灣已進入俄羅斯外交戰略「射程」,若未來俄軍潛艦在蘇澳外海突出水面示威,我們也不必感到驚訝。

美方利用衝突戰術換取中方的自我約束,其結果是就中方尋求「俄羅斯解方」。

至於,此一發展是不是讓美方遂了願,引誘中俄不自覺掉入新冷戰陷阱,這便是北京與莫斯科的核心課題。美軍在北呂宋島設置「中導」,中俄都不會坐視,當前屬暴風雨前的寧靜,待美國大選落幕,各方將很快就會看到具體反制措施,台日韓菲都會出現「有感地震」。

由此,再看北京有意強化兩岸民間交流之用意,就會有不同的視野 —— 形勢已快速複雜化,在北京的統一進程裡,和平訊息是最後通牒。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