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能源部」比「數位部」優先千倍

2024-05-07 06:50

? 人氣

圖為台南漁電共生太陽能場區。(柯承惠攝)

圖為台南漁電共生太陽能場區。(柯承惠攝)

英國歷史學家摩里斯(Ian Morris),在《為何目前西方主宰》書中,比較世界各國的發展,其第一項指標,就是能量的取用,例如,1840年,英國已發展出蒸汽機等動力,能開戰艦遠達東方打敗中國。美國人類學家懷特(Leslie White)主張,衡量文明演化的程度,就是取用能量的功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國缺乏能源,絕大多數靠進口。1998年,李登輝總統召開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因應京都議定書減碳趨勢。2005年,陳水扁總統召開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強調「非核」。回顧四次會議,特點是不同政黨執政就改變能源政策;第二,強調共識,甚至可因一人反對而棄置意見;第三,用愛發電之類的環團代表也是能源專家,弄得會議烏煙瘴氣。

台電只是國營事業,幾無公權力,居然負擔超多電力責任,包括應付各地抗爭電力設施、與民眾溝通新建發電廠(燃氣機與儲氣槽等)、就核廢乾貯與新北市府拔河、與金門議會溝通核廢貯存場、核電廠延役。政府不願做就推給台電扛責,結果就是效率差或花錢消災,陪葬的是全民福祉。其實,應由公權力處理的。逐漸地,能源密切關連環境與經濟與國安,也強調先進小型模組反應器等創新研發,更要負荷AI等新貴的超級用電,我國應考慮設立能源部統籌規劃與處理。

另外,我國現行核能的研究狀況尷尬,因原子能委員會(去年易名核安會)監督台電,但旗下的核能研究所(去年易名國原院)跟台電拿經費解決核電廠問題,因此,須儘快切割。美國的監管與研發應用之間,切割很清楚,毫無球員兼裁判之慮。

美國在上世紀石油危機後,1977年,結合相關部門成立能源部,例如,其科學辦公室統合國家實驗室的能源與環境科學與生態學。亦即,內建科學專家與實驗室支持政策策施。相對地,我國能源局或署缺乏專才,更無專業研究,則如矮人看戲隨人說長短,因此,民粹或民代輕易影響國家能源政策。另外,美國解決重要爭議的策略是成立藍帶(Blue Ribbon)專家會議,由總統任命,全國真正專家來解決難題;例如,2012年,歐巴馬總統解決核廢貯存場;其建議擲地有聲、方便執行。

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說:「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最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名言「不上餐桌就上菜單」更展現「刀俎魚肉」現實。又如,2021年,對聯合國氣候峰會演說,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外長站在水深及膝海中,要求排碳大國立即減碳以挽救其岌岌可危的小國;但效果呢?其次,上世紀能源危機就是產油國予取予求。

我們應有自知之明,蕞爾小國又缺外交,未來的新能源自主、碳稅貿易壁壘、環境變遷等,當有專業組織與研發支持。比起數位部等組織,能源部實在更優先與重要千百倍。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