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發不出薪水,縣長颱風天北上向行政院求救。現任縣長徐耀昌說「前任實在玩得太過火了」;欠下一屁股債的前縣長劉政鴻回嗆「無能就下台,不要在那丟人現眼」。劉政鴻竟仍罵人無能,且要苗栗去借更多錢,這確實讓人驚奇─甚至是驚駭。
先看看苗栗縣基本的財務情況。依照行政院的數據,苗栗縣政府每年支出約320億元,收入220億元,因此原本這就是一個入不敷出的財務架構。即使是收入,苗栗的自籌能力亦低,大概只有80-90億元左右,其餘100多億元來自中央的統籌分配款。因此,苗栗縣政府的自有財源比例只占歲出的3成左右。
其實,原本這就是一個絕對無法永續的財務結構,主政者一定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否則最後必然就是「周轉不靈」、財務崩潰。偏偏碰上劉政鴻主政的9年,雖無能開拓更多財源,但花錢能力卻是一流,靠的僅是借貸。依照縣府數字,劉上任時縣府負債202億元,卸任時負債已超過600億。
同樣是借貸,依照用途也有優劣之分。一般認定標準是屬於投資的資本性支出較好,自償性高者猶佳,因為這是累積未來賺錢的資本;較糟糕的是純粹就是花錢的消費性支出、經常門支出,發年金、給津貼、蓋樓裝璜、人事費、辦儀式性活動等,都屬這類支出─蓋辦公大樓雖然有時列入資本支出,但實質上缺乏自償性,某個觀點而言也是一種「耐久消費財」的支出。
而劉政鴻主政的各項「政績」中,大家耳熟能詳者多是那種消費支出─燈會花5億多、放烽火燒近3億、找國際巨星表演讓鄉親免費觀賞又花2億多、縣府各單位的辦公空間整建花超過30億.....等,這些錢大概都是燒完就沒了,不會留下任何好處給地方─除了推高劉政鴻當下的「政績」外,後遺症則是留給後任。現在大家就已看到接任者到處乞錢,連員工薪資都發不出。
即使劉政鴻口中的重大投資建設,如高鐵特定區、北橫等,他說產生至少價值150億的土地可標售,似乎是其建設德政「遺愛在人間」。但事實上這些都可能是缺乏專業評估與效益的投資。別的不談,單看所謂的「高鐵特定區」投資,如果連發展程度遠高於苗栗的桃園、新竹的高鐵特定區,至今仍多處荒蕪、效益低落,超過200公頃的苗栗高鐵特定區效益何在?豈有可能短期回收?外界看到的就是地價因炒作上漲,滿足了土地投機客,但縣府卻難有實質現金收益。
「393公民平台」曾作過「臺灣20縣市財政昏迷指數」調查,對所有地方政府財政進行評估,苗栗的財政被評為「腦死」,是所有縣市中情況最糟糕的縣市。劉政鴻留下的龐大債務,讓接任者除了每天調頭寸外,再難有作為。
而劉政鴻對此,除了批評徐耀昌「無能就下來,換別人做」、「何必在那邊丟人現眼」外,對如何紓解財政,他還「指點」徐耀昌說,高鐵站區就有一百億的價值,「為何不把一百億的產值去向銀行貸款呢?至少也能借到五十億,可以支援縣庫發員工薪水,為什麼不去做這些事情?」
劉政鴻這番話,恰恰是非常傳神的表露其財政觀念與治縣理念,就是「去借錢就好了嘛」,那是「只問今朝,不管明日」、永遠把爛攤子留到後面的財政思維;也恰恰是這種思維,才讓苗栗縣政府今日連薪水都發不出。而面對自己捅下的大債務,劉政鴻不思反省檢討,竟仍能面不改色的罵人無能、要現任縣長「去借更多錢」,台灣地方政客的水平確實讓人無言以對。
撇開劉政鴻任內苗栗縣府的諸多建設與花費,是否有人謀不臧、炒作土地、圖利他人(或自己)、浮編預算等不談,這些都已由監察院與廉政署調查中,劉政鴻主政的苗栗財政,確實是集地方政府施政最惡質一面之大成。台灣其實還有不少縣市的財政情況亦不佳,縱然未如苗栗已達「腦死」程度,但「昏迷指數」也已達「重度」,各地方政府是該警惕。而中央政府更該檢討的是:法令制度上該如何修改,才能防範惡質的地方政客與政治搞垮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