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地圖 各個省分為什麼會長這個樣子?省界是如何劃分的?

2023-07-04 12:05

? 人氣

中國各省行政區(取自網路)

中國各省行政區(取自網路)

翻開一幅中國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大陸的省級界線有兩種情況:一部分是相當符合自然地理區域界線的,如太行山分隔了河北、山西,武夷山分隔了江西、福建,南嶺山脈正好是廣東、廣西同福建、江西、湖南的天然界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是也有一些省界卻完全不符合自然地理區劃,明顯的例子是,秦嶺之南的漢中盆地不屬於地理條件更接近的四川,而是屬於秦嶺之北的陜西;江蘇、安徽不僅跨長江南北,而且包括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卻又分屬江蘇、浙江;稱為「河南」的河南省又有相當一部分在黃河之北。

很顯然,行政區劃的形成並不僅僅決定於自然地理因素,還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制約,而政治因素往往起了主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這幾個省的省界的形成就是如此。

 
 

漢中盆地為何劃歸陜西

自古以來,秦嶺曾經是不同行政區的天然界線。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秦朝,秦嶺以北是首都咸陽所在的內史(首都所在地區的郡級單位),而秦嶺之南則是漢中郡。

西漢和東漢期間(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長期穩定的建置是:秦嶺以北為右扶風、京兆尹(首都所在地及其毗鄰的兩個郡級單位)和弘農郡三個單位,秦嶺以南依然是漢中郡。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國為十四個監察區,秦嶺以北的三個單位都屬於司隸校尉部,漢中郡則隸於益州刺史部。東漢後期,這些監察區演變為行政區,但這條界線始終沒有改變。

由於自然條件的差別,加上長期隸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域,秦嶺南北的人文地理條件也不相同。所以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和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中,都將秦嶺南北分為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前者屬巴蜀,後者為關中,兩者的物產、經濟、風俗、文化都很不同。

秦漢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條界線也一直沒有改變。

在統一的王朝中,秦嶺是不同政區間的分界線;而在分裂時期,秦嶺又常常成為割據政權的邊界。三國時的魏與蜀、吳之間,南北朝之間,五代時前、後蜀與北方政權之間,南宋與金之間,大致都曾以秦嶺為界。

至今膾炙人口的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就是蜀、魏之間以秦嶺為邊界進行的持續戰爭。從秦朝開始直到南宋末年,這條界線維持了近一千五百年。

 
漢中在秦嶺南邊,把漢中盆地劃歸陜西,就使四川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

但在元朝統治四川以後,就將設在漢中盆地的興元路劃歸陜西行省。從此,漢中盆地和關中盆地就一直處於同一個行政區。

明代的陜西布政使司和清代的陜西省,都包括漢中盆地的漢中府、興元府。

元朝統治者做出這樣的改變,顯然是出於軍事和政治上的考慮。在宋金對峙和宋元之戰中,秦嶺及四川盆地一直是宋軍憑藉有利地形長期守禦的戰略要地。將秦嶺以南的漢中劃歸陜西,就使四川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不易形成一個完整的割據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