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的殞落》日產董事長戈恩涉醜聞遭開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群龍無首

2018-11-23 08:25

? 人氣

日產汽車董事長戈恩涉嫌低報個人薪酬,並將公司資產挪為私用,已遭日本檢方逮捕(美聯社)

日產汽車董事長戈恩涉嫌低報個人薪酬,並將公司資產挪為私用,已遭日本檢方逮捕(美聯社)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董事會22日作成重大決定,宣布開革董事長戈恩。日產19日發表聲明,指稱戈恩涉嫌低報個人薪酬,將公司資產挪為私用,且另一名董事凱利也涉入其中,兩人接受日本檢方偵訊後,於同日傍晚遭到逮捕。由於戈恩身兼3家汽車公司的領導人,故這次醜聞爆發強烈衝擊全球汽車業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薪酬連7年名列日本前十

現年64歲的戈恩(Carlos Ghosn)在1999年加入日產汽車,並於2年後成為日產汽車的社長,成功挽救瀕臨破產的日產汽車,成為日本企業界的偶像人物。此外他也在2005年出任法國雷諾汽車執行長,2016年更收購三菱汽車。由前述3家汽車公司組成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全球200個國家僱用逾47萬名員工,去年賣出約1060萬輛汽車,故這次的醜聞對汽車界來說,無疑是巨大衝擊。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董事長戈恩。(美聯社)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董事長戈恩。(美聯社)

日產的有價證券報告顯示,2010財年(截至2011年3月)戈恩從日產獲得約9.82億日圓(約合新台幣2.6億)年薪,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則獲得9.87億日圓,有逐年成長的趨勢。且據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發布的排行榜顯示,戈恩自2010年度起,已連續7年躋身日本薪酬榜前10名,2010年度和2012年度甚至曾位居榜首,財力十分可觀。

NHK稱,據相關人員透露,戈恩除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於巴西、黎巴嫩、法國、荷蘭等國添購房產外,還將挪為私用的錢花在家族旅遊、飲食費用上,娛樂花費至少上看數千萬日圓。且據相關公司表示,戈恩總計花費數十億日圓買房、改建,但有部分金額尚未繳清。

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AP)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AP)

聯盟計畫恐告吹?

戈恩被捕之後,未來這3家公司該何去何從,想必是各界人士關注的重點。針對此點,日產社長西川廣人在19日晚間的記者會上表示,將努力避免對3家合作關係造成影響。《日本經濟新聞》稱,由這3家企業組成的聯盟,日前曾在截至2022年的中期經營計畫中提出目標,聲稱要將全球汽車銷量提高至1400萬輛,較目前銷量成長約4成,銷售額有望上看10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3532億元)。

由於在這份中期經營計畫中,戈恩為承擔聯盟從啟動到具體合作內容制定的關鍵人物,故這次醜聞爆出,戈恩遭捕,可以說是牽一髮動全身;且除戈恩的醜聞外,這3家企業的聯盟還存在相互持股比率未過半的不穩定因素。戈恩雖在6月連任雷諾的CEO,任期延長至2022年,但據了解,法國政府是以加強雷諾在聯盟中的影響力為條件,批准戈恩連任。

除日產研議開除涉案的兩人外,三菱汽車19日晚間也宣布計畫解除戈恩會長職務的消息;雷諾也在同日表示近期將召開董事會會議,決議戈恩的去留。中西汽車產業調研公司的分析師中西孝樹分析稱,由這3家企業組成的聯盟,是在戈恩的凝聚力下形成的,若其提前瓦解,很有可能打亂重組框架的討論。

日產汽車。(美聯社)
日產汽車。(美聯社)

進一步觀察聯盟的治理機制,可以發現這個聯盟主要是由雷諾和日產對半出資,指揮部則是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統籌公司「雷諾日產B‧V」(RNBV,B‧V在荷蘭語中意為股份公司),這間公司不但是實質上的控股公司,其主要掌權者也是戈恩。

權力過度集中 汽車大廠恐陷惡性競爭

一名日產資深人員主張,戈恩將3家聯盟的權限集中於自身,導致聯盟一但群龍無首,就無法繼續運轉;西川社長在19日的記者會上,也表示聯盟的權限過度集中於戈恩一人。中西分析師分析,若戈恩離開聯盟,很有可能會使3家企業的戰略走向分歧,進而激化權力鬥爭。

日產汽車。(美聯社)
日產汽車。(美聯社)

針對這點,戈恩過去一直強調在保持3家公司經營獨立的同時,探索加強合作出路的可能性。在近年自動駕駛及電動化等汽車相關產業變動極大,極需3家企業展開合作的時期,戈恩突然爆出醜聞,甚至有可能下台,使聯盟失去重要的領路人。

醜聞爆出後,相對於日產發表道歉聲明、西川社長發表評論,日產旗下除少部分職員表示,希望能藉這次機會徹底清除積弊外,大多數職員皆僅表示「十分震驚」、「無法相信公司的一把手遭到逮捕」等等。《讀賣新聞》稱,這次日產主動發起調查,協助東京地檢特搜部搜查工作,可以說是日本版的「認罪協商」案例(今年6月生效),同時也是繼7月的三菱日立電力系統(MHPS)的賄賂醜聞以來,第二起適用該制度的案件。

「王者的殞落」

從日媒反應來看,除單純陳述事實的報導外,《日本經濟新聞》、《東洋經濟》等經濟相關媒體,皆以多篇報導來分析或評論這次的醜聞,《東洋經濟》更稱戈恩遭捕是「王者的殞落」,戈恩對汽車、經濟界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