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升息降息吵翻天,吵得金融市場波動不已,投資人的心也跟著手上資產價值忽增忽減而起伏。到底升息是利空還是利多,已經沒有標準答案;究竟降息能不能真正救經濟,也沒有人敢肯定。
哪兒有利,就往哪裡去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哪兒有利,就往哪裡去」,應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一窩蜂搶進高配息基金,完全不追究所配到的是「真收益」,還是自己的「老本金」了。
不過,我們也看到有一群投資人其實更聰明,懂得將自己的「勢利眼」目光,放得更遠更廣。不僅追求配息,更要對抗市場 ,追求資本增長。這些就是投資「境外平衡型基金」的投資者。
境外平衡型基金,想當然爾就是投資「全球股債」的平衡型商品,除了股債,近來更有許多「新平衡」產品,還將REITs、特別股、可轉債、ETF等等,凡是「有利可圖」的,都囊括進來,因為單純的股債平衡產品,已無法滿足市場的求利若渴,投資內容多元、收益來源豐富的多重收益產品,才是掀起大家搶收益大戰的要角。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7月底止,境外平衡型基金已來到3351億台幣的新高水準,比起去年同期的1580億台幣,足足成長了一倍以上,其中,多重收益產品當然是吸金新寵。
其實,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利之所趨」更是世界潮流,而多重收益產品的投資熱潮,也在全球各地燃燒。
多重收益哥表示:只要「夠利」,全都給我包起來!
多重收益產品的崛起,難道意味著大家都懂得「資產均衡配置」的重要性了? 這可能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多重收益產品將所有「夠有利」的標的-股、債、地產、可轉債…等等等,都放在自己的菜籃裡,因為收益來源來自全球穩定多元又豐富,看重總報酬,降低「配息配到自己老本金」的風險,這點才真是迷人之處。
此外,多重收益產品的波動性也較低,因為投資的標的至少上千檔,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單一資產波動所造成的風險。而且,多重收益產品因為可囊括的標的太多元,所以,基金經理團隊可以更靈活的玩配置遊戲,除了能「消極避地雷」,更能「積極搶收益」。
到底避地雷、搶收益大戰可以有多靈活?下面這張圖可以清楚說分明。這是摩根多重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自2008年成立以來的資產配置狀況。以這檔基金為例,其主要配置的資產類型就多達11種,在2008年,其高收益債比例可以由45%降到25.7%;到了2009年,又變成加碼REITs積極參與房市機會;而在2013年,歐債危機降低後,又伺機加碼歐洲股債;至於2014年,因看好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益吸引力,而明顯增持新興債;到了今年,則再度看好歐股,同時減持新興股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