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的選戰居然進行到了人身攻擊,歧視的言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讓人看了直搖頭。從郁慕明說「單身」的蔡英文比陳水扁更危險,丁守中批吳思瑤「坐四望五」的年紀還自稱姐姐,林郁方說林昶佐留長髮是心理不正常,最後到胡筑生脫口說,如果軍中都是洪仲丘,台灣會變女人國。如果要為這些荒謬的言論找個理由,我只能說,藍營為了激起鐵票部隊的投票熱情,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連失去中間選民、年輕選民,乃至輸掉未來的選舉都在所不惜。
歷經換「換柱」、不分區立委排名和軍宅案的風波,藍營明顯地感受到鐵票部隊已經生鏽,甚至用了「捍衛中華民國」和傳統的「恐嚇牌」等亢奮劑,仍然無法刺激死忠支持者出來投票。在此時,這些「憂黨憂國」的藍營戰將,只好加重劑量,講出如此瘋狂的話語,心中自然期盼能激出所有的鐵票,最好是連尚未蓋棺入土的選民,都能及時在投票日當天「復活」來投票。
這樣的人身攻擊和歧視言論,讓人不覺地聯想到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川普自宣布參選以來,嗆辣的言論不斷,從指責墨西哥移民是「強暴犯」到近來「禁止穆斯林到美國」等發言,其間還有暗指對他尖銳提問的女主播月經來潮,貶抑女性而飽受爭議。然而,輿論越罵卻讓他的人氣越旺,在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之中,他的民調已經穩居第一,屆時極有可能將和民主黨的希拉蕊爭奪總統大位。
不管藍營是否受到川普現象的啟發而邁向「川普化」,筆者必須指出,雙方的背景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所以邁向「川普化」的藍營並無法擁有川普般的人氣。首先,川普以政治素人之姿參選,不僅沒有政治包袱,還以成功企業家的形象出場。反觀藍營,卻是背負馬政府的低滿意度,以敗軍之態投入戰場。再者,川普的言論雖然充滿歧視,應受批判,但不可否認的,內容卻又與美國人民的憂慮連結在一起。「911事件」的陰影、恐攻的威脅和犯罪率攀升的憂慮,都讓川普的「安全牌」吸引選民的支持。然而,藍營長期與民眾的思維脫節,尤其是年輕族群感受最深。當藍營戰將們講出此等脫序的言論,更讓大部分的民眾感覺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最後,我敢大膽地預測,就算川普能夠代表共和黨參選,在對決民主黨的選戰中,勢必困在自己所設的框架內。面對多元的美國文化和移民的大熔爐,他的歧視論調只會吸引到特定族群,無法進一步開拓中間選票。如果屆時他要為之前的言論道歉,又將失去特定的支持者。以此觀之,藍營應該正視這個「川普陷阱」而不該只著眼於一時的策略。一個政黨面對難以逆轉的選戰,奮戰到底的精神固然令人欣賞,但更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為何選戰會打到如此艱辛。此外,也不該像現在一樣,為了特定族群而設立了一個框架,以至於未來都逃不出這個敗選的框架之中。
*作者為經濟小說作者,曾出版《肯恩斯城邦:穿越時空的經濟學之旅》,2000年開始投身於金融界,曾任職美林私人銀行,擔任首席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