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怎麼死的?奪走10位清朝帝王性命的元凶,正從北京飄洋過海來台灣

2016-01-28 17:48

? 人氣

自封十全老人的乾隆帝,也躲不過這北京殺手的攻擊(圖/wikimedia commons)

自封十全老人的乾隆帝,也躲不過這北京殺手的攻擊(圖/wikimedia commons)

行醫的人都知道,冬天,特別是北方嚴寒的冬天,是很多老人家熬不過去的關卡。那麼,北京的冬天又如何呢?翻開厚厚的皇家檔案,令人驚訝的是,清朝入關後的十位皇帝,不少就栽在這「關卡」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京師嚴冬,清帝殺手

順治帝死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同治帝死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這兩位據考證均因患天花之類的傳染病而離世。康熙帝死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乾隆帝死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道光帝死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這幾位都是年老病衰而亡的。宣統帝(溥儀,後來變身普通公民,定居北京,患有癌症)死於西元一九六七年十月十七日,也算是秋冬時節。光緒帝崩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相傳遭人以砒霜謀殺。至於雍正、嘉慶、咸豐(死時身在承德)則在夏天亡故。

為何多數清帝「選擇」在冬季龍馭上賓呢?他們死時的年齡、體質基礎和直接病因儘管差別很大,但有一點不容忽視的,就是北京冬季的惡劣天氣。

寒冷可引發血液濃度和黏稠度增高,所以在冬天,因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會增加。在低溫狀態下,血管收縮會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使心臟負荷增加;而心臟冠狀動脈也會收縮,尤其在心血管已有粥樣硬化狹窄處,更易受冷而縮緊,造成血流不順暢,加劇心肌缺氧。寒冬又是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更是苦不堪言,心肺互相影響,病情常會加重。不過,溫度嚴寒雖對心、肺、腦的疾病推波助瀾,但這並非北京的專利。

wumai01.jpg
為何多數清帝「選擇」在冬季龍馭上賓呢?(圖/wikimedia commons)

霧霾沉沉,自古有之

在冬春時節的京師助紂為虐的,還有霧霾殺手。

時下,北京霧霾幾乎天天雄踞媒體頭條,其實它不是「小鮮肉」,而是「老魔頭」了。其肆虐可追溯到元代。

《元史》記載:天曆二年(西元一三二九年)三月,「雨土,霾」,「天昏而難見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西元一三四○年)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門隱於風霾間」,「風霾蔽都城數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

這些風霾持續時間長而能見度很低。在當時,沒有任何方法可以緩解這種惡劣天氣,於是迷信的元順帝只好求助於上蒼了。此時的元帝國由於統治階層累積了極深的社會矛盾,國家動盪不安,已經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跡象,又「配」上如此的天昏地暗,難怪惶恐的元朝皇帝擔心上天的眷顧已經不再了。

到了明代,「霾災」的記載逐漸增多。《明憲宗實錄》云:「今年(西元一四六八年)天氣寒慘,風霾陰翳……近一二日來,黃霧蔽日,晝夜不見星日。」成化十七年(西元一四八一年)四月,「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西元一四八五年),「正月丁末,京師陰霾蔽日。」「三日後陰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弘治十年(西元一四九七年),「西直門外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