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努力擴散出去,留在別人心中的記憶,是永遠的,也是世間唯一珍貴的。」《科學月刊》創辦人、保釣運動健將林孝信教授曾如此說道,這句話也為他的人生畫下最佳的註解。林孝信於2015年12月20日因肝癌辭世,享壽71歲,從1970年投身保釣運動,從此「一生懸命」。
人們總親切喊他「老林」,一生投身通識、社大、科普、保釣,以解放知識、改造社會為志業,追思籌備會12日宣布,將會把林孝信骨灰撒在他最心心念念的釣魚台海域,以茲緬懷。追思會後也特別舉辦大眾論壇,其中之一的主題是「社會改造與保釣運動的前世今生」,跟隨林孝信保釣的腳步,回顧釣魚台爭議的來龍去脈,與不同世代,及曾與林孝信共事的保釣人士,追尋曾走過的路。
美國會計師: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釣魚台收回
曾參與70年代海外保釣運動的美國會計師劉虛心說:「我的願望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釣魚台收回。」回憶當年保釣運動起源於美國校園,來自港台的中國留學生,可說是風起雲湧,被譽為第2次的「五四運動」,結合許多有志青年,帶動他們重新認識中國史,並進一步思考台灣的前途,影響十分深遠。
年輕保釣者陳崇真:老林想法很全面
保釣運動延續至今,釣魚台公民教育計畫助理陳崇真相較於「老保釣」,是新興的年輕運動者,陳崇真說,因為釣魚台教育計畫,與老林有2年密切的接觸,老林的想法都很全面,對領導可說是「一把抓」,曾為了保釣夏令營的師資,在短短一周內,聯繫超過80位的老師,並敲定時間,陳崇真笑道:「這世上只有老林做得到。」在保釣運動的40周年紀念活動中,看到「老保釣們」,仍然熱血沸騰。
王曉波:在台灣從事保釣運動有風險
論壇討論時間時,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發言指出,自己是台大保釣運動發起人,「當時在台灣從事保釣運動是有風險,你們在海外從事保釣是天高皇帝遠,是沒有風險的。」但此言一出引發現場民眾反應「不太對吧!」此外,王曉波認為,本次以林孝信先生為主的論壇,對於保釣的說法不是那麼全面,建議應將主題改為海外保釣。
美國工程師熊建劬則回覆,1976年回國找到工作,「那時不能跟王曉波聯絡,是大家都知道的。」本日的論壇主題是追溯老林會做的事,「只有現在是不真實的,人要有過去和未來,有歷史觀。」與會民眾希望熊建劬把相關資料放在網路上,民眾說「這樣他就會看到,而且點閱率越多越好。」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長夏林清則認為,看著老林做了這麼多事,我們要思考,怎樣藉此來提高自己眼光。
林孝信妻子陳美霞:公平正義、沒有剝削 留給後人作為目標
論壇最後,林孝信妻子陳美霞教授表示,老林要留給在座的人兩件事,第一是社會改造,老林生前建立社會改造的基礎,希望社會公平正義、沒有剝削,繼續留給後人作為目標;第二是論述,老林生前未將心中論述寫出來,是有「正當」的理由,他認為要先做好組織工作,之後再來論述,老林生前投身的通識、社大、科普、保釣這四大領域,期許今日的保釣能起到標竿的作用,日後在每個領域進行社會改造論述的小團體,承襲老林的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