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寶特瓶塑料的細菌?日本科學家新發現

2016-03-14 15:48

? 人氣

人類一年製造多達3億1100噸的垃圾,不但無法在自然狀態下分解,也僅1/10可進行資源回收。近日,日本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細菌,可以打斷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分子鍵,亦即,有效分解PET塑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分解塑料

研究人員在大阪的寶特瓶回收廠分析250項沉積物後,偶然發現了一種細菌能消耗塑膠。這種名為「Ideonella sakaiensis201-F6」的細菌能夠將塑料分解成2項對環境無害的化學物質,《探索新聞網》(Discovery News)解釋,分解過程需要6周時間,但研究人員相信未來可以把時間縮短。

《衛報》(The Guardian)提醒,由於塑膠瓶是由高度結晶的PET製成,細菌消耗的速度較慢。

但有趣的是,《科學》雜誌(Science)解釋,科學家相信細菌「I. sakaiensis 201-F6」經過時間形成的2種酵素能夠分解PET,消耗過去70年來環境中累積的塑膠塑酯。

「如果你把細菌放在只有1種食物的環境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習慣了。」微生物學家說。然而在這個階段,我們還不能直接將細菌丟在塑膠堆上,「我們發現了運用生物法回收塑膠垃圾的可能性,而這只是第一步。」研究人員說,「我們想要將這個發現做實際應用。」

PET塑膠

PET塑膠全名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由於耐熱和穩定性良好,為最常見的容器與包裝材料,但也因為其高穩定性而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分解。PET最常被製成寶特瓶,光是寶特瓶就占了全球塑膠製品總量的1/5。

美科學家發現海洋微生物會攝食塑膠廢料

美國麻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人員在北大西洋的藻海(North Atlantic Ocean's Sargasso Sea)研究當地因洋流而易於囤積的塑膠碎料。

他們以電子顯微鏡發現塑膠中有一種細菌,這種細菌住在塑膠碎片的孔洞中,並以塑膠為食,但在周圍的海草以及海水中,都找不到同種細菌,這可以解釋為何海洋中的塑膠量似乎沒有增加。專家們希望進一步研究這些細菌攝食塑膠毒素後,會不會影響食物鏈更上層生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