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搭地鐵回教會,恰巧坐在我和女兒附近的都是親子組合:一組是父母和一個七、八歲的兒子(簡稱A組);另一組是父母和兩個孩子,一個約四歲,一個嬰兒(簡稱B組)。
A組全家都是華裔,應該是香港人。父母之間沒什麼交流,母親和兒子之間也沒什麼交流(母親由始至終都在玩Candy Crush),但父親和兒子是有聊天的。兒子似乎傾向說英文,但有時又夾雜一些廣東話詞語(例如:「拍死mosquito!」);而爸爸和他交談幾乎是全英語,間中有一些廣東話,內容是爸爸考兒子加數,可是始終有點距離,聽不清楚爸爸的英文水平如何。我留意的反而是媽媽,媽媽對他們的對話完全沒有興趣,也沒有加入的打算,我多管閒事猜測:「是不是因為不想講中文,所以寧願不說話?」
B組一樣全家都是華裔,不過不肯定是不是香港人,因為那個氣場有點不一樣。媽媽和嬰兒坐一邊,爸爸和四歲兒子坐對面。媽媽上車之後就一直以洪亮聲線講英文去指令對面的兒子,句式不外乎:”Why dun you abcde?” ”Dun abcde!” ”You do abcde then go abcde!” 我就一直以為他們是新加坡人(因為說話的那種抑揚頓挫好似)。後來,媽媽輕聲和同樣坐在對面的爸爸說話:「是不是下個站下車?」爸爸答的也是地道廣東話。那為什麼非要把英文喊出來呢?!正如外國人不會在地鐵大喊英文來宣示:”I speak native English!” 一樣啊。
我是覺得婉惜的。
這兩家孩子對廣東話有什麼印象呢?英文就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大聲講出來也沒所謂?但說廣東話就要細細聲,生怕人家聽見知道自己其實是真香港人?我不仇英語的,我喜歡英語,還頗不賴,不過我和孩子獨處時我都用廣東話。最主要原因是我很喜歡廣東話,物以稀為貴,全世界(甚至香港)越來越少人講時就更應該多講,此謂之「保育」。其次是我希望我所思所想能夠100%傳遞給孩子,而他們用同一個媒介接收就能輕易掌握到我的想法。
誰不想母語是英文?世界通行好嗎?我自己也要求孩子學英文。可是母語本來沒有選擇存在,我父母講廣東話,我自然說廣東話。而我說廣東話時感到十分自由,可以完全表達自己所想。這種自由就算我說英文或日文或普通話,都不能享受到的。
我明白有些父母很想重新設定子女的母語,例如只跟孩子講英文或普通話,雖然那不是父母的母語。在外國長大還比較容易去改變下一代的母語,可是如果在香港呢?送到很多香港人的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但身邊充斥的資訊、廣播、朋輩間的語言都是廣東話的話,其實這個孩子是很難把英文/普通話變成他的母語。
不要誤解,我不是不鼓勵孩子學外語,可是父母在重設過程要很小心孩子「兩頭不到岸」—最悲觀的情況是他/她長大後,不論中文還是英文都不能100%表達自己,生活在兩三種語言的夾縫中,兩邊都不能完全自由,然後變成一個思想不能夠深刻的人。
我一直相信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越精、載體越大、思想越深刻。
思想深刻有什麼好處?例如說日本人普遍的英文水平真的麻麻(普通),可是他們有很多舉世知名的科技和設計。是因為他們英文好所以科研和設計好嗎?不,是因為他們用母語已經可以很深刻地去消化複雜的原理、思考創新的意念,再用母語和其他人一起溝通合作、實踐出來。
所以,母語是寶,不要妄自菲薄,要好好珍惜啊。
(我和外子都不會貶低對方的母語,雙方都為自己的母語很自豪,這點孩子是知道的。像《狼的孩子雨和雪》一樣,孩子自然會找到自己最自由的一種語言,我只要求他們有一種是母語就好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ayi(原文標題:地鐵裡的小觀察—關於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