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東大畢業的無國界工程師,深耕寶島32年,孕育出「臺灣穀倉」

2016-05-12 14:25

? 人氣

乘坐西部幹線,穿越雲嘉南地區綿延無盡的綠色稻田,是每一個臺灣人對於這塊豐饒大地的既定印象。然而,我們難以遙想,譽為「臺灣穀倉」的嘉南平原,100年前卻是不折不扣的惡土—夏季暴雨氾濫、冬季乾旱枯竭、土壤鹽分過高,讓此處墾荒的農民,不只終年勞苦,數百年來更是僅存溫飽…直到一位24歲的年青人來到這片土地深掘,深到足以播下希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886年2月11日,被後世數百萬臺灣農民尊稱「嘉南大圳之父」的八田與一誕生於日本石川縣河北郡。畢業於東京大學土木工程部時,適逢日本工業化蓬勃發展,拒絕高薪應聘進入一流企業的他,毅然決定來到兩千公里外的南方之島。

我們在此堅信,越是心存歷史糾葛與國籍意識型態,越會將八田與一先生視作人類英雄。由於次兄陣亡於日俄戰爭,讓他非常厭恨戰爭,並期許自己能減輕殖民主義帶來的苦難;其次,生於富農地主家庭的他,從小就認為「人之勞,莫過農」,求學期間聽聞老師述說臺灣農民的苦楚,讓他畢業後,就選擇進入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科,尋求改善臺灣民生環境的機會。

悲天憫人的情懷,讓他對事物總是存懷理想主義,大學期間對於土木工程的見解,在同儕聽來總是大放厥詞、不切實際,因而稱他:『吹牛的八田!』然而,若非深入考究史籍,我們不會知道包括臺灣主要都市基礎上下水道建設、桃園埤圳工程、日月潭水利發電所…等,那些日治政府大肆宣揚的殖民建設,都出自八田先生負責設計與監工,完成許多影響後世甚巨的「好大喜功」後,與其說他選擇不居功的列名角落,不如說他從未停駐在任一個過往事蹟而自滿、安逸不前。

1930年,伴隨歷經10年的嘉南大圳正式完工,八田先生頭髮也轉為花白。這項耗費他生命菁華的浩大工程,我們將於【世遺台灣—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再行專題介紹,在此我們只純粹地概述:15萬甲土地上的60萬農民,深鎖數百年的眉頭從此一掃而空,農民安於最純粹的祈望—每一滴汗珠終成稻穗。

1942年,八田先生離開他耕耘32年的臺灣大地,被日本政府派往菲律賓考察棉作灌溉。戰火找上了這位自始至終厭棄戰爭、無視種族國界的工程師,5月8日先生所乘坐的郵船大洋丸號,遭到美國潛水艇於東海擊沉,56歲的八田先生,沒有命絕於他珍愛的踏實泥地,而於載浮載沉的大海。

三年後日本戰敗,八田先生的夫人外代樹女士,因喪夫與二子參戰未歸之痛楚,選擇於9月1日嘉南大圳開工之日,投身八田先生所規劃的烏山頭水庫送水口,享年45歲。夫婦倆人遺骨合葬於烏山頭堤堰一旁小丘,每年5月8日八田與一先生忌日,無論政局、風雨變遞,都慎重舉行追悼典禮。

『希望多數的日本人與臺灣人,特別是年輕的日本人,藉由閱讀本書,能夠想起過去不幸的臺日關係之中,也曾存有一絲溫煦的事蹟。』

藉由高橋裕先生為古川勝三所著《八田與一傳》之結序,我們前日尋訪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時,也前往八田與一先生之墓悼念。自付深愛臺灣土地的我們,在八田先生的銅像前,亦不免深感心虛而行禮。面對在泥土中播下希望的人啊,我們總是、必需自愧不如。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你好臺灣(原標題: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