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女子好豪邁:自己工作不靠丈夫養,再婚、喪偶也不受社會歧視!

2016-08-17 10:52

? 人氣

秦朝女性織布場景(圖/時報出版)

秦朝女性織布場景(圖/時報出版)

穿越的旅途進行到現在,你一直以男性的身分出現,女性讀者們批評張不叁太重男輕女! 你這個直男! ~! @%&*……(以下略去三千字)罪過啊! 關於秦朝女性的文字記載本來就少,出土秦簡更沒多少美妝、時尚、婚戀、八卦之類女性喜歡的內容。不過為了照顧女性讀者,不叁還是硬著頭皮當一次婦女之友吧!

織布是女人生存的基本技能

妳是一位平凡的秦朝女孩,出身「編戶齊民」籍,有著雖然普通卻疼愛妳的父母,不算特別漂亮但很清秀,嗜好是讀《詩經》,個性十分「善良」(無往不利的技能),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小家碧玉一枚,標準的偶像劇女主角形象,所以妳自然憧憬著某位霸道總裁或風雅公子從天而降,展開一段淒美的曠世戀情。這時妳的「媼」(媽媽)卻把妳從幻想中叫醒,要妳和她去學織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很失落對吧? 偶像劇女主角活著就為了談戀愛,妳卻不行。妳應該聽過「三從四德」,「四德」就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前三樣都好理解,分別是品德、言辭、儀容,最後的「婦功」指的是紡織縫紉等技能。別說妳這樣的普通女孩了,就連宮中那些后妃們也要會這些事,《禮記.月令》規定:季春三月,周天子的妃子們要在齋戒後,親自前往都城的東郊採桑,之後還要把蠶絲逐一秤重考核,為天子製作祭服。

在古代社會,紡織幾乎和耕田一樣重要,耕田收穫的粟米是吃的,紡織出的布匹是穿的,所以「男耕女織」才會相提並論。商鞅變法時就鼓勵耕織,規定多繳納糧食、布帛的隸農可以恢復自由身。官府的賦稅中往往也包含「布帛」,貨幣不普及時,甚至充當等價物品。

秦朝還專門設置了管理紡織業的官署,中央的「少府」下面有「東織」、「西織」,地方上還有「錦官」、「服官」等。秦律《工人程》規定:隸妾和一般女子會做針線活的,一名女工按一名男工計算;會針線活的女工不能贖身。

要學紡織,先要採桑養蠶。看看妳家院子裡的那幾棵桑樹,妳必須搬梯子或者直接爬上樹,把桑葉摘下來。不用顧及自己的淑女形象啦,當時的妹子們都是這樣的。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流亡到齊國,賴著不走,部下們因此聚在一棵桑樹下密謀如何把主公帶走,剛巧一位侍女躲在樹上,全都聽見了,她當時就在摘桑葉。

摘下來的桑葉要晾乾,不能留有露水,《禮記》說這是「風戾以食之」。然後要把乾桑葉帶到蠶室,這裡一般會長期燒著火,保持室內的溫暖,以保障蠶能存活。(太史公受過宮刑後,由於怕風怕冷,也被安置在蠶室休養了很久。)

蠶寶寶趴在竹篾或葦子編成的「蠶箔」裡,妳把桑葉鋪在蠶箔上,牠們就蠕動著白嫩嫩的身子,沙沙地吃起來。荀子在〈蠶賦〉中描述蠶的習性:冬天蟄伏而夏天出遊;吃的是桑葉,吐出的是蠶絲;絲線一開始紛紛亂亂,後來有條不紊(成語「先亂後治」的出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